成功励志榜样:奥巴马成为总统的四大秘密
天生丽质、勤奋努力,精心策划、吸引人心,持之以恒、决不放弃.......
-----诸葛道熹
第一,经济危机成了奥巴马“决胜武器”。华尔街次贷泡沫的破灭让共和党陷入一片泥潭。虽然布什政府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了一些救市方案,但美国民众并不买账,对共和党的失望也连累到麦凯恩身上。
第二,成功的竞选大师是奥巴马的“成功基石”。奥巴马能够当选,他的首席战略师戴维-阿克塞尔罗德功不可没。在麦凯恩阵营试图将奥巴马和恐怖分子扯上关系时,阿克塞尔罗德成功地使用“否认但不强辩”的方式破解流言,同时让民众认识到共和党的攻击方式多么幼稚和不合时宜。
第三,关键的少数站到奥巴马一边。在美国的选民组成中,亚裔向来是个低调而保守的群体。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是越来越有影响力的一群人。奥巴马亚裔竞选委员会成员薛海培如是说:“亚裔选民的分量在整体的美国总统竞选中,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在个别的摇摆州中,却左右了战局。” 在美国的选民组成中,亚裔向来是个低调而保守的群体。然而,2008年的总统选战显示,亚裔选民正在成为一支十分关键的选民群体。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越来越有影响力的一群人。“亚裔选民的分量在整体的美国总统竞选中,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在个别的摇摆州中,却左右了战局,”奥巴马亚裔竞选委员会成员薛海培如是说。亚裔人口占到7%~8%的弗吉尼亚州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薛海培事先就表示,假如奥巴马输掉了弗州,他依然有赢得大选的希望,但假如他赢了弗州的话�他一定能赢得2008总统大选,这一可能定乾坤的关键选战中,亚裔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事实如此,奥巴马在弗州获胜,而获胜的关键正是亚裔人群的支持。在克林顿总统上台之前,美国的亚裔选民多是共和党的支持者。按美联社的报道,这是因为亚裔更认同共和党人支持小企业主,注重家庭观念和个人责任的想法。然而,近20年来,亚裔选民的政治天平已经逐渐倒向了民主党。薛海培认为,美国的亚裔选民感到民主党的移民政策更加宽松,更愿意为少数族裔着想。另外,从老布什到小布什的共和党政策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新保守主义掌权后,美国变得更加好战,在国际上更加傲慢。而1990年以来移民或成长起来的美国亚裔更看重和平与国际尊重,因此与共和党间的离心力加大。
第四,个人形象成就了奥巴马。早在今年6月3日晚奥巴马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发表激情洋溢演讲时,这位频频登上《名利场》和《时尚》杂志的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再次演绎了其一向经典、干净的男人形象:合体的黑色西装,浅蓝色领带。 奥巴马的魅力让不少人觉得他连穿泳裤都比对手好看。有人夸张地说,其俊朗时尚的外表能够“通吃”20岁至40 岁间的所有女性选民。相比之下,麦凯恩远不及奥巴马“有型”,显得中规中矩。奥巴马感情牌打得很成功。与麦凯恩“硬汉”形象相比,奥巴马在竞选全程中表现的感情一面让他大获加分。特别是在投票前,奥巴马外祖母邓纳姆在长时间与癌症搏斗后于睡梦中安详辞世。虽然她无法看见奥巴马能否当选,但她早前已邮寄缺席选票,选票继续有效,可说是她给奥巴马遗下的最后礼物。奥巴马在上万群众面前潸然泪下,他发誓如果成功当选,将为所有“无名英雄”奋战,给美国带来改变。这番表白感动了成千上万的选民,让他们与奥巴马一起落泪。
时尚有型吸引了这次新增选民的主力——年轻人。这次投票创下了美国大选的纪录,而其中最多的新增选民是年轻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着装成就人。”奥巴马显然听进了这话。早在今年6月3日晚奥巴马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发表激情洋溢演讲时,这位频频登上《名利场》和《时尚》杂志的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这天再次演绎了其一向经典、干净的男人形象:合体的黑色西装,浅蓝色领带。此外,西装翻领上的一枚美国国旗图案胸针也格外引人注目。这位黑人政治家曾被多个杂志评为“最佳着装人士”。他的衣服总是契合男装潮流——修身西服和锥形领带,比国会山常见的保守剪裁显得年轻,精简而不追求装饰,只有低调的优雅。去年他在参加一个脱口秀节目时,被主持人称赞穿了一套“有候选人资格的西服”,好莱坞影后哈利·贝瑞一个劲儿地点头:“我喜欢这套西服……我还会给他的衣服投票。”奥巴马的魅力让不少人觉得他连穿泳裤都比对手好看。有人夸张地说,其俊朗时尚的外表能够“通吃”20岁至40岁间的所有女性选民。相比之下,麦凯恩远不及奥巴马“有型”,显得中规中矩。《世界新闻报》 卢琛 《东楚晚报》 春雨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