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运秘诀:多做善事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命由已造,福由已求,种善因得善果,行善积德必有福报,好命运从行善积德中来。
----诸葛长青
阿弥陀佛!
福生无量天尊!
大成至圣孔子先师!
人生于世谁都想有一个好命运,谁都想有一个好身体,谁都想有一个好事业。谁都希望自己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一切称心如意。
那么什么是命运呢?
命运就是善恶因果的真实体现。
如何才能有一个好命运呢?
佛说:如是因,如是果,一切都是因果报应。
老子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所以,要想有好的命运必须有好的思想、好的行为。
诸葛长青今天向有缘者介绍一部千古奇书----《了凡四训》。此书以了凡先生的亲身经历故事为主线,讲述了算命、认命、知命、改命的过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算卦算得准,你说吓人不吓人?
我童年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命我放弃科举功名改学医术。她老人家说:‘学医可以养生活己,也能济世活人;而且医术高明,名满天下,这也是你父亲的愿望。’因此我听从了母亲的意思,放弃了考试做官的念头,而改学医。
有一天,在慈云寺遇到了一位道貌岸然,酷若神仙的老人,我很礼貌地跟他打招呼,他告诉我说:‘你有做官的命,明年就可考取秀才,为什么不读书呢?’
我告诉他原因,并请教老人的姓名与府居。
老人说:‘我姓孔,云南人。得有“邵子皇极经世”正传,命该传你。’于是我就接引孔老人回到家里暂住,并将情形告诉了母亲。
母亲要我好好的招待他老人家,并屡次试验老人的命学理数,竟然不管巨细都非常灵验。因此我就相信孔老人的话,又去学馆读书,准备考秀才。
孔老人就为我起数算命说:‘县考童生必得第十四名,府考得第七十一名,提学考试得第九名。’
到了次年,三处考试真的都考取了,而录取的名次也确实都符合老人的预言。因此我就再请老人为我卜占终身之吉凶祸福。
孔老人算定的结果,说我某年考第几名,某年补上禀生缺,某年当贡生,而后某年入选为四川知县,在任三年半即离职归乡,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而无子,这些我都把它记录下来。从此以后,凡碰到了考试,名次的先后,都不出孔老人的预料。
孔老人还算定,我命中注定须领用九十一石五斗的廪生米,才能升为贡生,但当我领到七十一石之时,上司即允我补贡,因此我就怀疑孔老预言的准确性,没想到我的补贡结果还是被驳回。直到丁卯年,上司又看到我的考试卷,策论作得很好,不忍埋没人才,就吩咐县官替我呈文,正式升补贡生。计算所领之廪生米粮,又确实是九十一石五斗。
因此我更相信:‘升官发财,迟速有时;富贵在天,生死有命。’的命运理数,所以看淡一切,听其自然,无所企求了。
诸葛长青:我们今生的命运怎么来的?就是累世善恶的体现,先天八字就是累世善恶的密码,凭此可以计算出今生的祸福寿夭。如果你此生不行善不做恶,循规蹈距,就会按着你的先天命运走,不增不减,了凡先生初期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行善积德,必有福报,改变命运的秘密武器就是---行善积德。
来到燕京国子监去读书,我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也懒于读书求进。己巳年,又回到南京,有一天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有三日之久不曾睡觉。云谷就问我说:
凡人所以不能成圣成贤,都因为被杂念及欲望所缠;你静坐三天,不起杂念,不胡思乱想,必有原因?’
我说:‘被孔老人算定了,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妄想也没有用!’
云谷笑道:‘我以为你是豪杰,原来只是个凡夫!’我问为什么?他说:‘人若不能达到无心的境界,难免会被阴阳气数所控制,若被阴阳气数所控制,当然就有定数,但也只有凡夫俗子才有定数,极善之人命运约束不了他,极恶之人命运也约束不了他。二十年来,你被命运所控制,动弹不得,真是凡夫俗子一个!’
我问他说:‘一个人的命运,能逃得了吗?’
云谷说:‘命由己作,福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诗书所称,确是明训。佛教经典里头也说过,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这都不是乱讲的。说谎是释迦的大戒,诸佛菩萨岂敢骗人。一个人只要肯做善事,命运就拘束不了他。’
我说:‘孟子提过,“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能够力行自求,功名富贵须待他人赏赐,如何求得到?’
云谷说:‘孟子的话并没有错,是你未能深入去了解。六祖慧能禅师曾经说过:“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就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而引来身外的功名富贵。为人若不知反躬内省,从心内求,而只好高骛远,祈求身外的名利,就算用尽心机,也是双头皆空。’
诸葛长青:人生就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大富豪们多做善事的原因。
三、天作孽犹可违
云谷又问:‘孔老人到底算你终身命运如何?’
我从实详述了过往的经历。
云谷说:‘你认为自己应该得功名?应该有儿子吗?’
我想了很久才说:‘不应也,官场中的人都有福相,而我相貌轻薄,又未能积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烦,度量狭窄,纵情任性,轻言妄谈,自尊自大.........这些都是无福之相,怎么当得了官!俗语说:“地秽多生物,水清常无鱼。”我好洁成癖,形同孤寡相,是无子一因,脾气暴躁,缺乏养育万物之和气,是无子二因。仁爱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我一向洁身自好,不能舍己为人,同情别人,是无子的三因。其他还有多话耗气,好酒损精,好彻夜长坐不知养护元气等......,都是无子之因。’
云谷说:‘照你这样讲,世间不应得到的事还多得很呢,岂仅功名与子嗣之事。世界上的人,能享千金财富的,一定是有千金福的人,能享百金财富的,一定是有百金福的人,应该饿死的,一定是应该受饿死报应的,这些都是个人自己造成的,上天只不过“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已,并未加丝毫力量。
传宗接代的事也一样,但凭各人积德之厚薄。有百世功德之人,必有百世子孙可传,十世功德者,必有十世子孙可传,那些绝嗣者,必是毫无功德之人。
‘你既然知道自己的缺点,那么将不发科甲与没有儿子的原因,尽量改掉;化吝啬成施舍,偏激为和平,虚伪成虔诚;浮躁改成沉著,骄傲改成谦虚,懒散改为勤奋,残忍化为仁慈,刻薄改为宽容;尽量积德,尽量包涵,珍惜自己,别糟蹋自己,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样必能去除身上的病根,重新获得仁义道德的新身体。
诸葛长青:及时改正坏毛病,就是清除体内的垃圾,让你脱胎换骨,成为杰出的人。
‘血肉之身,假若必有定数,然义理之身,必能感动天地而获福。太甲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经也提过:人若能念念不忘,想想自己所作所为,是否合乎天心,合乎天道,一定得到好报应的。孔老人算你当不了大官没有儿子,是天作之孽还可避免,只要你扩充德行,广积阴德,多作善事,则自己所造的福,那有不应验的道理?易经一书,专谈趋吉避凶的道理,若说命运不能改变,则吉又如何取?凶又如何避?易经坤卦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福及子孙,你相信吗?’
四、修身立命 积德祈天
从此我猛然顿悟,深信此言,即刻拜领受教,而将往日之过失,在佛前尽情表白忏悔,先求登科,誓作三千件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养育的恩德。
云谷禅师并指点我,每日所作的善事,都记在功过簿上,如有过失,则须功过相抵。并教我持念‘准提咒’,以期有所应验。
他又说:‘符箓家说过:“不会画符鬼神笑。”画符跟念咒有异曲同工之妙,画符时,必须心不动意念,静下一尘不染,在此心如止水,如晴空万里,开笔一点,叫混沌开基,由此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心无杂念则此符必灵。为人处世,祈祷天地,改造命运的道理也一样,须时刻在此无思无虑的状态之中,则人心即是天心,必能感动天地而得福。
‘孟子立命之学也说过:“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一般人都认为夭与寿,是二种截然不同的遭遇,孟子为何说是一样呢?
‘试想,人若能心处于不动欲念之境,随遇而安,善尽生之职责,命必然过得踏实,那么还有啥夭与寿之分别呢?进一步而言,丰歉、贫富、穷通、贵贱......也都只是在心存欲念之后才有分别,正因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对现实,不能以静心处理顺境,以善心安于逆境,因此生死就变成严重的二面,一切吉凶祸福、毁誉是非、穷通贵贱,也就困扰著世人,而弄得心神不安,永无宁日。
‘至于“修身以俟之”,乃是积德祈天的事,人若能修身养性,去恶向善,安于顺逆现实,时刻处于不动丝毫非非之念的“明心似镜”的地步,则离“返本还原,归根复命”的境界已不为远,这便是实学。
‘还未达到此“无心”之境的人,只要时时刻刻持念“准提咒”,念到滚瓜烂熟,有持如无持,无持似有持,到了念头不动时,就灵验了。’
因此我就把外号‘学海’改为‘了凡’,以纪念了悟立命之道理,而不落凡夫俗子之窠臼。
诸葛长青:立刻行动,多做善事,命运立刻转变。注意,可以多放生,放生是改变命运的最快方式,因为你救了动物,动物就会回报给你无限的福报。
五、惟命不于常道 行善则得之
此以后,时时小心谨慎,便觉心安理得与前不同。往前常常放荡忧郁,六神无主,到此变成了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景象,即使处于暗室之中,也都以不获罪于天地鬼神而时加警惕。碰到了有人骂我毁我,也都能淡然处之,不与计较。
到了第二年又去燕京参加礼部考试,孔老人算定得第三名,却考取了第一名,孔老人的预言开始失灵了。到了秋期举人考试,也出乎孔老人的意料之外,而考中了。
然而冷静检讨,还是感觉修养很勉强,譬如行善而不彻底,救人而心存疑虑,或身行善而口不择言,或平时操持守节,而醉后放荡不拘,将功抵过形同虚度,因此己巳年发愿,到了己卯年,历时十多年,才行毕三千善事,隔年回到故乡,即到佛堂还愿。并再发求子之愿,许下再行三千善事,以赎此生之过。至辛巳年(仅经过一年),就生了一个男孩。
我每行一善,就用笔记起来,你母亲因为不识字,每行一善就用鹅毛管在日历上印一个红圈,譬如施舍物品救济穷人,助人急难,买物放生等,有时一天就印了十几个红圈,这样继续行善积德,只有二年的时间,三千善事就完了,即刻再到佛堂还愿,并再求中进士之愿,许下再行一万件善事之愿。
经过了三年,我就考中了进士,当了宝坻知县。我准备一本空格簿子,取名治心篇,交待门人,放在办公桌,凡所行善事,务必登录,晚上则设香案于庭院,祷告天地。
你母亲见所行善事不多,经常耽心的说:‘以前在家乡,互助行善,三千之数根快就完成,现居衙门中无善可行,何日才能达成一万善事之愿,完成功果呢?’
有一天夜里,就梦见了神灵前来指点说:‘只要下令减收百姓粮租,一事即可抵万,功果可完。’
原来宝坻县的田租甚高,每亩须缴二分三厘七毫的租税,我即刻计划减低至一分四厘六毫。然而心里总是怀疑,做这么一件事何能抵得万善。
刚好有位幻余禅师自五台山来,我就将梦里的事向他请教。他说:‘只要真诚为善,切实力行,就是一善也可抵万善,何况全县减租,万民受福,当然一善足可抵万善。’于是我就捐献薪俸,拜托禅师回山时,代办请一万个僧人吃饭,以表诚心还愿回向。
孔老人曾算我五十三岁必死,我并未为了此事祈祷,或发愿添寿之事,而那一年也平安无事的度过,至今我已六十九岁了。
书经上说:‘天难谌、命靡常。’又说:‘惟命不于常。’是很有道理的。所谓命运之说,其实是不可信的,也非一成不变的。
从此我深知:“凡是说人生祸福惟天定者,必是凡夫俗子。若说祸福凭心定,安身可以立命者,必是圣贤豪杰。”
诸葛长青: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只有多行善事,才能福报无穷。
六、谦谦君子进德修道
人生的命,不知究竟怎么样?但只要运逢显达时,也以落魄的心境处世;逢到顺利的境遇,也当作拂逆一样的谨慎;碰到富足的时候,也像贫穷一样的节俭;就是得到别人的拥护爱戴,切不可趾高气扬,反应小心恐惧;如果家世望重,也不可自鸣得意,反应作卑下想;学问高深,也应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如此行持,克己复礼,则可以入道,可以进德。
时时维护祖宗之高德重望,日日弥补父母之罪愆过失。上思国家社会栽培之恩,下谋家庭子女之福祉。待人常抱救急之心,待己务必严格规律。务必日日反省,时时改过,有一日安于现状,自认自己没有过失缺点,自以为自己是十全十美之人,即不会进步。
天下聪明人所在皆是,所以不修道德,积行累功者,都是因循苟且,贪图安逸,而耽误了一生。云谷禅师所说的立命之论,确实是至理名言,你应该经常颂读,并勉力躬行,才不会枉度一生的。
诸葛长青:《了凡四训》之所以是人间难得一见的千古奇书、宝书。是因为他说出了改变命运的秘密---命由已造,福由已求,行善积德,必有福报,要想有好命运,就得多多做善事,积阴德。当你化吝啬成施舍,偏激为和平,虚伪成虔诚;浮躁改成沉著,骄傲改成谦虚,懒散改为勤奋,残忍化为仁慈,刻薄改为宽容;尽量积德,尽量包涵,珍惜自己,不再糟蹋自己之时,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必能去除身上的病根,重新获得仁义道德的新身体,助你拥有辉煌灿烂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