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首页 -->佛家文化

 什么是佛学 常识之一


   日期:2023-02-04 15:23:42     阅读:35   

 什么是佛学 常识之一

(第一至第八课)



第一课  总体
 
‘佛’是印语‘佛陀’的简称,在中国文字是‘觉’的意思。此觉与普通说的觉不同,因常人的觉多是错觉;此觉乃是对一切事理,能真正证明的实智。任何人能证得实智,就是佛。
 
‘法’是种种事物及道理的总名;在这里讲是专指佛的教法,就是教内一切经典。因为经中说的就是种种事物及道理,所以称之曰法。
 
‘僧’是印语‘僧伽’的简称,译成中文是‘众’的意思。三人以上曰众。僧字也是比丘三、四人以上的名辞。但是今日相沿,比丘一人就称他是僧,这也未尝不可。例如古时兵制,万二千五百人为军,若指其中一人叫他军人,亦讲得通。
 
‘佛’是来救度众生的,‘法’是佛度众生的工具,‘僧’是佛的传教度众代表人。
 
第二课  教义
 
佛家的教义,以‘慈、悲、平等’三事为根本;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三事为行持。前三事是体,后三事是用。
 
给与众生一切安乐,是名曰‘慈’。救拔众生一切忧苦,是名曰‘悲’。但是与乐拔苦的目标,是不分那一类的有情,也不分别亲故怨仇,这样的存心,名曰‘平等’。必须有平等心,慈悲方能作到圆满!
 
怎样是‘诸恶莫作’?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害众生,便避兔不作。怎样是‘众善奉行’?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利众生,便努力去作。怎样是‘自净其意’?因众生的心意是染污的,不断虚妄分别是非人我,所以自害害他;若能修到不起妄念分别,染污的心就转成清净的心,断恶生善才能圆满!
 
第三课  教主略史
 
教主名释迦牟尼,是中印度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母是摩耶夫人,国城在恒河支流罗泊提河岸。太子俗名悉达多,生时距今二千五百余年,旧说二千九百余年。
 
印度阶级很严,分为四等:一、婆罗门主持宗教,二、刹帝利为王族掌理政治,三、吠舍为商贾,四、首陀罗为农人奴隶。太子即是刹帝利种,娶夫人名耶输陀,生子名罗侯罗。
 
太子少年游览田野,见农夫劳苦,更见耕地出虫,鸟来啄食,因此察知动物界生活,多是害他存自,很觉痛心。又因出游见到老者、病者、死者,觉到人生,空、苦、无常,遂决意寻求解脱。
 
太子到了十九岁,决心舍去富贵出了家,在雪山苦行六年,坐菩提树下证了佛果,说法度众四十九年,后在拘尸城外娑罗双树下涅槃。
 
第四课  三藏结集
 
佛灭度以后,诸弟子恐怕佛说的法日久失传,又怕有人搀入异见邪说,所以有结集的组织。
 
结集的法,是多数的比丘组织一会,推一人升座,众人发问,使其答复,再问会众证明不错,就记载出来,定为佛典。但是结集并非一次,各经说法所以不同。大概的情形,可分三说:一是王舍城外七叶窟,五百阿罗汉结集,阿难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诵论,大迦叶为上首,名‘界内上座部’;未及入窟的,尚有多人,也组织结集,婆师婆为上首,名‘界外大众部’;这是小乘的结集。文殊、弥勒二菩萨,将阿难在铁围山升座,说出菩萨、声闻、戒律三藏,是大乘的结集。金刚手菩萨、阿难尊者,又记出金、胎两部大经,这是秘密结集。
 
第五课  七众弟子
 
众生皆可学佛,不分在家出家,学佛一律平等,因为戒相少示差别。出家的男女众有五类:一、比丘,男子受过二百五十大戒的。二、比丘尼,女子受过五百大戒的。三、式叉摩那尼,是沙弥尼欲受五百大戒以前,先学六法的,比喻学校预科的制度。四、沙弥。五、沙弥尼,男女受过十小戒的。
 
在家的男女众二类:一、优婆塞;二、优婆夷。即男女受过五戒的;但虽未受五戒,曾受三皈依的,亦是佛弟子。
 
‘比丘’的意义有三,为‘乞士、破恶、怖魔’。‘沙弥’是‘息恶行慈’的意思。‘式叉摩那’是‘学法’的意思。‘优婆塞、夷’是‘亲近、奉事三宝’的意思。
 
第六课  世界
 
‘世’是世来去世今世,‘界’是方位,这是竖说时间,横说空间,也就是说天地的意思,更表明天地原是迁流变化无常的。世界先以须弥山为中心,最下层是空轮,层层向上是风水金等四轮体,金是指含金质的固体地形。
 
从地面向上,至须弥山之半,是第一层天。至山顶为二层天,再往上有四层天,因这六层天,都有男女饮食之欲,所以称是‘欲界天’。再向上有十八层天,分为四禅,只有庄严形色,所以名为‘色界天’。再向上还有四层天,不著形色之相,所以名为‘无色界天’。
 
须弥山四方有四个大星球,有八个中星球,有数万小星球,前人称名曰‘洲’,外围层层有七山八海,更有铁围山为外廓。
 
第七课  世界数量
 
合计须弥、铁围两山环抱的大小星球,及七山八海,下自空轮向上,一直到色界的初禅天为止,这名‘一个世界’。以这样一个世界的横竖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世界,上至色界二禅天为止,名‘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的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上至色界三禅天为止,名‘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的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至四禅天为止,名‘大千世界’。因此数中有小千、中千、大千的分别,所以有三千大千之名。
 
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个,是无量无边说不穷尽。这无量无边大千里的六道众生,也是说不穷尽。但是世界是不断‘成、住、坏、空’的迁流,众生也不断‘生、住、异、灭’的演变。
 
第八课  界分内外
 
三界本来无常,在内的众生又被一切烦恼缠缚,不得自由,不断生死,所以称三界为‘火宅’,称众生为‘凡夫’。
 
凡夫共分六类:一、天,二、人,三、阿修罗,此三强称曰‘善道’,因著虽处火宅,尚享有小安乐;四、畜生,五、饿鬼,六、地狱,此三直称曰‘恶道’,只是受苦罢了。
 
总起来看,众生烦恼未尽,生死不断。被业力牵引,此道死,彼道生,往来奔驰,似车轮般旋转不息。偶生善道,虽享小乐,也是暂时不究竟的。
 
若能除尽烦恼,就能脱离六道,超出三界,断了生死,不生不灭,这样名曰‘界外圣人’。共分四类:证小乘果的是声闻、缘觉,证大乘果的是菩萨、佛。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fadbb990f16ac9213d6227372f6f2a0.jpg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学者,智囊顾问,博士。立志“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邮箱:zhuge8031@163.com

 




    **  **  **  推荐文章  ** **  **

*放生感应:放生的好处不可思议!

*印经书的好处:印经书者有七大福报

*放生问答:自己放生和别人代放生一样吗?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你呢?

*命运秘密:心好命也好, 富贵直到老!

*成功励志格言: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周易八卦:中国周易八卦文化智慧

    **  **  **  最新文章  ** **  **

*《易经》提醒: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素食好处:如何吃素食?素食是什么等?

*诸葛长青:吴承恩写《西游记》劝人行善

*放生鱼类:养殖的鱼能放生吗?

*诸葛长青:《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国学研究:孝敬父母是立身之本

*修行精进:谦虚好问才能学到知识

    **  **  **  随机文章  ** **  **

*30而立赚钱扬名传世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波司登老总: 农村小裁缝占领寒服江山

*山东大学:四书五经将成新生必修课

*修行疑问:面对鸡蛋、蛋糕、荤菜怎么办?

*成功励志:心想事成就是成功

*孔子说孝善:孝善积德之人必有福禄寿

*李嘉诚绝招 之二: 如何靠人才决战全世界?

上一篇:什么是佛学 常识之二
     下一篇: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诸葛长青中国梦: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Copyright©2022-2025 诸葛长青-国学12345-圣贤明灯国学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7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