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首页 -->道家文化

 领导艺术:康熙用人先观人心术再看其才学


   日期:2023-03-21 16:38:52     阅读:18   

领导艺术:康熙用人先观人心术再看其才学(图)

image.png

领导艺术:康熙用人先观人心术再看其才学


诸葛长青


选拔人才,人心第一、忠心第一。


只要心地好,才能做人好。


所谓“得其人,变化其心,自足以治;不得其人,虽典章官礼,但亦难尽善。”


选拔人才,人心第一,好的人品,才有好的业绩、好的江山。


----- 诸葛长青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是一座知识的宝库,从中既可以审时势之变、悟政治得失、学领导智慧,又可以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我们知道,乾隆皇帝曾钦定《二十四史》,如果加上后来的《清史稿》,实际上中国的古代历史基本被一套“二十五史”所涵盖。 


《二十四史用人智慧》是一本好书,作者迟双明先生写的非常好。


本书是《二十四史用人智慧》,内容涵盖了用能智慧、用德智慧、育才智慧、明断智慧和激励智慧,让管理领导者在古人的领导智慧中得到很好借鉴,从而发挥运用。


本书分八章来讲述古人的用人智慧,内容分别为: 


用能智慧:把能力大小作为人才取舍的标准,对有见识的人要放下身段去请,善用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能人。 


用德智慧:把以德为本作为用人的最高原则,以诚做事事才有成,德才兼备是用人的至高境界。 


育才智慧:把培养干将作为用人求效的捷径,人才是训练出来的,对于亲信也要千锤百炼。 


明断智慧:明智用人才能用对人,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人,忌以传闻鉴人。 


激励智慧:把激励作为人尽其力的手段,赏罚不明是乱局的祸根,鼓励下属提出不同意见。


作为一代封建帝王,康熙始终把德才兼备作为选人的唯一标准,并坚持如一。


康熙七年(1668年),他对吏部说:“国家政务必委任贤能……今在京各部院满汉官员俱论资俸升转,虽系见行之例,但才能出众者常以较量资俸超擢无期,此后迂有昆要员缺,着不论资俸将才能之员选择补用。”


意思就是说,国家政事必须委托给德才兼备的人。现在京城各部院满汉官员的升迁都是论资排辈,虽然这些都是多年的惯例,但才能出众的人常常因为资历太浅升迁无望,此后如果有重要的职位空缺应该不论资历,选拔有才能的人来担任。


诸葛长青:康熙,杰出的帝王,伟大的帝王,具备大智慧。为什么?因为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康熙帝对吏部说:“国家用人凡才优者固足任事,然秉资诚厚者亦于佐理有裨。比部院中亦有一两才优之人,所以未即升擢者,因其有才又能循分,故欠任之。朕听政有年,见人或自恃有才辄专恣行事者,思之可畏。朕意必才德兼优为佳,若止才忧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国家用人只要是有才能的就可以任用,但忠厚老实的人对治理国家也有帮助。每个部院中都有一两个有才能的人,他们之所以未能得到升迁,是因为他们有才能而不能安分守己,因此很长时间担任某个职务。有才能的人总是恃才傲物,一意孤行,想起来很可怕。我认为德才兼备是最好的,如果才优于德,对于治事国家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在这里,康熙帝还是强调选拔人才要把德放在首要位置,才与德比较,德则更加重要。


因此,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任人标准选用人才。


早在亲政的最初几年,康熙多次与担任讲官的大学士讨论用人之道。


十一年八月,十九岁的他曾让自己的侍讲官、大学士熊赐履谈论对用人方面的看法。


熊赐履是这样说的:凡取人以品行为本,至于才气,各有不同,难以概律。随人才器使,但用其长,不求其备。天地无弃物,圣贤无弃人。


熊赐履的话大意也即是说,德行的标准是统一的,而才气则各有各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对人的使用要根据各自的特长,择其优势而用,不可求全。全人是没有的,天和地之间一切物体都能包容,圣贤看人也是各有各的用处。


(诸葛长青:不可太完美,用人之长、取人长处,人人都是人才)


康熙十分同意大学士熊赐履的这一观点。


事过不久,他又对人谈起这个问题,又让熊赐履讲讲什么叫做“有治人无法治”。


熊赐履说道:从来就没有无毛病的万能之法。得其人,变化其心,自足以治;不得其人,虽典章官礼,但亦难尽善。皇上唯留意用人,人材得,则政事理,是不易之道。


大意是说,什么法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找到了合适的人,让其按法而办,就可以达到目的;人找错了,法规策划得再好,也难以完成。皇上只要留心,得到了合适的人,政治上的事是无须发愁的。事实就是如此。


熊赐履又说:人之能否,俱未可以外貌品定。意即看人能力的大小不可仅从其外貌上去判断。


(诸葛长青:得其人,变化其心,自足以治;不得其人,虽典章官礼,但亦难尽善。)


康熙也开诚布公地谈了自己的看法,说自己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先观人心术,其次再看其才学。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便有才学又有何用。他认为虽然知人很难,用人也不易,但是致治之道,全在于此。如果不尽心,人才是不可得的。


熊赐履见皇上的观点与他基本一致,抓住了用人之道的关键,十分高兴地夸赞说:才有大小,学有深浅。朝廷因才器使,难拘一格。


至立心制行,人之根本。圣贤衡品,帝王论才,必首严其辨。圣谕及此,诚知人之要道。


(诸葛长青:选拔人才,人心第一,好的人品,才有好的业绩、好的江山)


《二十四史用人智慧》目录提纲:


第一章 用能智慧 把能力大小作为人才取舍的标准


1.越是地位低的人越有上进心


2.以低用高要给以相应的尊崇


3.要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4.高人往往不拘形色


5.善用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能人


6.对有见识的人要放下身份去请


7.既不能大才小用,也不可小才大用


8.用其短则短,用其长则长


9.知人能够挖掘人的最大潜能


10.知人不易,用人更难


11.用试用的办法来知人


12.能统揽全局的是大才


13.合作精神是人才的必备素质


第二章 用德智慧 把以德为本作为用人的最高原则


1.重德与重才的较量


2.立心制行,人之根本


3.保护正直是用人者的责任


4.正直二字有时也写在脸上


5.以孝行确定继承人


6.用人者应以身作则,躬行节俭


7.自己先要做孝的表率


8.德才兼备是用人的至高境界


第三章 突破智慧 把破旧立新作为突破用人局限的途径


1.坚决打破人为的局限


2.特殊时刻更要勇于寻求突破


3.抱残守缺等于自寻死路


4.解决新问题要用新办法


5.革除积弊要下大的决心


6.能人常从下人中来


7.不要干以地限人的糊涂事


8.外来的和尚更会念经


9.以用人的小手段解决体制的大问题


10.以用人来巩固权力的做法不能滥用


第四章 防人智慧 谨记用贤人防小人的千年古训


1.严防屑小当权


2.不要被所用的人蒙在鼓里


3.能察人,才能防止用错人


4.从相马探究相人之道


5.考察人才应随处用心


6.用人绝不能容忍一味出轨者


7.解除用人隐患不能走向极端


8.论资排辈是产生庸才的温床


9.让能人安位才能让庸才去位


10.对于贪官的惩治要够力度才行


11.对贪官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12.奖励清官倡导政治清明


13.防止投机取巧之人


第五章 育才智慧 把培养干将作为用人求效的捷径


1.让至亲者成为至信


2.与干将搭上亲不失为用人的高招


3.以公平公正的选人方法博取信誉


4.以充分的信任收拢骨干


5.对于亲信也要千锤百炼


6.人才是训练出来的


7.仇人也能成为得力干将


8.对能人的过错要善用教育的手段


9.以优抚的手段清除用人隐患


10.对教而未化者施以重拳


11.摔摔打打出真才


第六章 明断智慧 明智用人才能用对人


1.本着爱护人才的原则用人


2.轻言重行,综核名实


3.忌以传闻鉴人


4.鉴人忌被表象所迷惑


5.不以个人的爱憎、好恶影响识人


6.发现用人的过失就及时改正


7.据实而决,让下属无所阻碍地做事


8.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人


9.看清别有用心者的诬陷之举


10.看人不明,必致听错话、用错人、做错事


11.不能骄纵亲近的人


12. 从异行鉴异人


第七章 激励智慧 把激励作为人尽其力的手段


1.用而不疑能使下放的权力发挥效力


2.赏罚不能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3.赏罚不明是乱局的祸根


4.充分认识用人“信赏必罚”的意义


5.鼓励下属提出不同意见


6.优容谏者是用人者之智


7.接受不同意见是对提出意见者的最大鼓励


8.以至诚的关爱收拢人心


9.把惩戒作为激励的必要手段


10.给改错的人以机会


第八章 免错智慧 掌握要点少走用人的弯路


1.求才应千方百计显其真


2.以专一无二的用人显其真


3.以充分的信任显其真


4.以细节要求自己也要求下属


5.从细节看人,从细节用人


6.切实明白自己要用什么样的人


7.会用人更要会抓用人权


8.不同时期对人才应有不同的要求


9.不能以小过而苛求大才


10.特殊时期对人才要特殊对待


11. 树立孜孜求贤的用人观念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image.png

天下有缘者有求必应、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本文是诸葛长青原创文章,图片选自网络。欢迎转发,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  **  **  推荐文章  ** **  **

*放生感应:放生的好处不可思议!

*印经书的好处:印经书者有七大福报

*放生问答:自己放生和别人代放生一样吗?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你呢?

*命运秘密:心好命也好, 富贵直到老!

*成功励志格言: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周易八卦:中国周易八卦文化智慧

    **  **  **  最新文章  ** **  **

*《易经》提醒: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素食好处:如何吃素食?素食是什么等?

*诸葛长青:吴承恩写《西游记》劝人行善

*放生鱼类:养殖的鱼能放生吗?

*诸葛长青:《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国学研究:孝敬父母是立身之本

*修行精进:谦虚好问才能学到知识

    **  **  **  随机文章  ** **  **

*成功励志:挥发你的激情

*诸葛长青:汉代谋士张良师傅是谁?

*雅虎新任掌门:女中豪杰巴茨

*从《孙子兵法》看25条营销秘诀

*金刚经:金刚经是开大智慧的智慧佛经

*诸葛长青:什么是放生?放生有什么好处?

*施食感应传奇:梦见观音菩萨送麒麟

上一篇:道德经:什么是圣人、什么是天道
     下一篇:诸葛长青:易经诞生的思维方式


诸葛长青中国梦: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Copyright©2022-2025 诸葛长青-国学12345-圣贤明灯国学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7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