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乾隆是一个有作为的文武皇帝......
---- 诸葛长青(海涛)
清高宗乾隆帝,清朝版图奠基人.现代全体中国人认同的中国版图是在乾隆时奠定的.
姓名爱新觉罗·弘历,谥号“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六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他是雍正帝第四子,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雍正元年(1723年),弘历被立为太子,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由此,他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他60年的稳定统治,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经过漫长沉淀之后的集大成的时代。
乾隆帝执政60年后,虽禅位与其子颙琰(嘉庆),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进行了3年统治(一说乾隆的实际统治期持续至其逝世)。所以,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早年
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喜爱,康熙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一些清史学家认为,正因为康熙认为孙子弘历在为人处事的方式上与自己极为相像——在十数岁时就精于武术,并对艺术创作十分着迷——所以才传位于其父雍正。
在雍正即位当年,弘历就被以“秘建皇储”的方式确立为继承人。由于弘历行事恩威并施,手段宽猛相济,雍正时常指派他作为自己的钦差出京办事。政治上的能力,使其逐渐得到了雍正的恩宠。
登基
在弘历正式登基前,其皇储的身份早已广为天下知。弘历深受其祖父康熙与父亲雍正的喜爱,在其父执政期间,时常参与军国要务。据传由于雍正并不希望其子陷入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夺储之争,将传位诏书置于乾清宫的牌匾后,直到自己驾崩后方可打开。1735年,雍正崩,乾隆顺利继承皇位。
武功
乾隆利用清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两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缅甸,一次出征越南和两次出征尼泊尔的廓尔喀。其中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西北方面的军事行动。自称有十全武功,称十全老人。
文治
乾隆帝的“文治”表现于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字狱上的“贡献”。
即位初期,乾隆在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使乾隆帝的一生罩上了阴影。
乾隆帝儒雅风流,一生著文吟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几与《全唐诗》相埒。又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令将内府珍藏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编纂巨帙《四库全书》,共36000卷,含完整作品3450部,用15000誊写人员耗费20年而成。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大成。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量古籍,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乾隆本人是陶瓷艺术的爱好者,在其统治期间,中国的陶瓷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直至今日,一些乾隆朝的收藏品和陶瓷宫廷用器还被故宫博物院、伦敦大卫基金会所收藏。
建筑上,乾隆在圆明园的建造上打上了私人喜好的烙印,并亲自监督了西洋楼的建造。1750年,乾隆委托意大利天主会教士郎世宁设计了定时水钟和喷泉装置,以供皇家娱乐。
乾隆屡次到江南游历,铺张浪费,民不聊生。六莅五台,奠孔林等,数十次木兰秋狝,多次于避暑山庄宴见西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这些举措对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安定边疆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乾隆的视角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已经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
下江南
乾隆和祖父康熙一样,那就是去江南考察民情。乾隆的祖父康熙皇帝也曾到过江南六次,康熙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民生疾苦,每次都很俭朴,乾隆也曾六下江南。
第一,乾隆之所以南巡,是有很多政治原因的。东南地区,是清政府的财政命脉所系,维持这一地区的安定很重要。 江浙一带的反清斗争,考察政治,经济的弊端。 黄淮水患频繁,几度危机。 第二,他相信自己的政治才华,想通过南巡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他5次阅视黄淮治理工程,4次勘察浙江海塘,指示清理杭州西湖, 多次到曲阜祭孔,到文庙行礼,到书院临视,慰问各级官员,颁布体恤民情之法……
第一次南巡时,乾隆来到洪泽湖,视察水利工程,他了解到高家堰与蒋家坝之间的黄河大堤只有三座大坝,每年到了夏秋两季,洪泽湖水位上涨,由于排泄不畅,很容易发生水灾。河道总督高斌提了一个方案,建议再增加两座坝,乾隆接受了这个意见。
这样,高家堰就共有了五座水坝,分别被命名为“仁”、“义”、“智”、“礼”、“信”。非常有效地保证了大堤和下游的安全。
乾隆第三次南巡时,又制定了清口水志,河道官员遵守这一规定,确保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下游的各州县避免了水患的灾害。 徐州附近黄河大堤也是乾隆要巡察的重点之一。根据乾隆的命令,这里先后修筑的防洪石堤大坝全长70多华里。
浙江的海宁州和仁和县,是江海的交汇处,每天都要发生两次大潮汐。一旦海堤被冲垮,整个江南将一片汪洋.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浙江又一次水情告急,而在海塘施工中又出现了石塘、柴塘之争。究竟是修筑石塘,还是修筑柴塘意见不统一。
乾隆第三次南巡到达海宁的第二天,马上亲临现场,亲自试验打桩。他看到如果修建石塘,必须从旧塘坝向后移数十丈才能打桩,这样势必会毁掉许多百姓的田地和村庄,乾隆看到这种情况说,本来想保护民众,现在反而先害了他们。于是乾隆决定先修筑柴塘,并要求每年用竹篓装上石头加固。
在第五次南巡时,乾隆见到堤坝的泥土被湍急的水流不断冲走,装石头的竹篓都露了出来。于是乾隆决定在可以修建石塘的地方,都改建鱼鳞石塘。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最后一次南巡时,下令继续修筑范公塘石坝。海塘工程的建成,有力地保护了江南水乡的繁华昌盛。 乾隆在南巡中勤于政事,崇尚务实,注意调查研究,处事稳重细致的作风,在历代封建皇帝中也是比较杰出的。
笼络官员。维系民心。巩固统治。乾隆南巡在政治上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加强满汉的联合,在经济上推动了对河工、海塘工程的治理,文化思想上提倡了汉学并优容选拔了一批著名的文人学者。这是乾隆南巡主要目的和主要贡献。
但是他的江南确实浪费,劳民伤财,对清朝也有很大的弊病。许多谏阻南巡的官员,都被惩处或罢官。在这种高压下,大臣们谁也不敢再说话,到了乾隆晚年,他才完全认识到南巡的错误。在《清史稿》的《吴熊光传》中,记载了乾隆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第三,清朝皇帝下江南,这是很大的政治活动,是要花几年时间来准备的,不是说下换身衣服就走。他的行程,保镖、行宫、路线、仪式,还有所有的衣、食、住、行均是严格规定的,甚至出门先迈那只脚。他每天要干什么见什么人,早在月前就安排了,他在江南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有政治目的的,至少是有政治影响的。他的巡行队伍仅侍卫就有上千人,光京官随驾扈从的要两千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队伍,皇帝不可能离开,或者什么微服私访。那些都是百姓们对帝王的美好愿望。
乾隆除了下江南游荡猎奇外,还在北京西郊营造繁华盖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东造琳宫,西增复殿,南筑崇台,北构杰阁,说不尽的巍峨华丽。又经文人学士,良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这里凿池,那里叠石,此处栽林,彼处莳花,繁丽之中,点缀景致,不论春秋冬夏,都觉相宜。又责成各省地方官,搜罗珍禽异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因此圆明园也被全世界称为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乾隆在内政方面创举不多,其最大的成绩是继续施行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政策,并以个人的威望维持统治高层的稳定,使社会经济在稳定发展中达到繁荣。
乾隆的用人之道
勤政爱民是乾隆的一贯主张,清政府很多官员因此以关心民事为己任。在乾隆所信用的能臣中,还有不少清廉之官。如大学士孙嘉淦,江西奉新人甘汝来等.乾隆要求地方督抚大臣实心任事,反对虚文。
乾隆十八年(1753年),山东、直隶等省出现严重蝗灾。御史曹秀先请颁发御制祭文,“遇有蝗蝻郡县,即行誊黄告祭”,被乾隆斥为“甚为迂谬”。历史上曾有唐韩愈祭鳄鱼之事,乾隆说,并没听说韩愈写此祭文之后,鳄鱼就搬走了,“朕非有泰山北斗之文笔,似此好名无实之举,深所弗取”《清高宗实录》,卷443,23~24页。乾隆指示各省官员,灭蝗之事,唯当实力扑捕,“人力胜则蝗不成灾”,要求地方官发动百姓扑灭蝗虫,结果很快就将蝗虫扑灭了。经乾隆提拔使用的地方大吏,大都比较关心地方,有突出政绩。乾隆皇帝启用了很多被雍正皇帝贬谪、囚禁的王公贵族。
“十全老人”
乾隆统治的中后期,随着自身逐渐老迈,本性的好大喜功,更喜欢周围人的颂扬。乾隆本身具有优秀的文学功底,但除了炫耀他的“绝世文才”外,还挖空心思渲染他的“盖世武功”。乾隆曾得意的自封为“十全老人”, 乾隆最大的功绩是征服准噶尔汗国,开辟新疆省。在十全武功中分为三个——平准部、再平准部、平回部。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辽阔疆土的开辟,仅此就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