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首页 -->国学文化

 儒家思想:孔子及儒家学说


   日期:2023-02-10 15:13:43     阅读:12   

儒家思想:孔子及儒家学说


  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有治国大谋略。成就大事业,不可不读孔子《论语》。儒家思想,内涵深深,孔子智慧,名扬乾坤。

---- 诸葛长青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诸葛长青: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是一个不能不提的人物。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位学者在排列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位名人时,把孔子排在第五位,仅次于耶稣和释加牟尼等人。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的影响力恐怕要排在第一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孔子学说的影响。

  诸葛长青:孔子是中国儒学的创始人。两千余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政治、文化等方面,也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之中。有的外国学者甚至把儒家思想看作是中国的宗教思想。实际上,儒家学派只是中国古代许多学派中的一支,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并非宗教,只不过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奉为正统思想,长期占有独尊的地位。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影响了亚洲的一些国家。时至今日,因为华侨华人遍及全球,可以说孔子思想的影响已不仅限于中国和亚洲了。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比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早一百多年。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之后他随母亲定居到现在中国东部的山东省。孔子名字叫孔丘,“孔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在中国古代,一个人的姓氏后中一个“子”字,是表示对这个人的尊敬的称呼。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在这个时期,原来统一的国家体制被打破,产生了许多小诸侯国。孔子就生活在其中一个叫鲁国的国家,鲁国在当时是文化最发达的国家。

  孔子很有学问。诸葛长青:在中国古代,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但是孔子用他自己的方式,打破了这种贵族的特权。他自己招收学生讲学,不论什么阶层的人,只要交少量的物品作学费,就可以到他那里去学习。孔子向学生们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伦理思想,据说先后共有三千人做过他的学生,其中有好几位成了像孔子一样的大学问家。这些人继承和发展的孔子的思想,并且广为传播。 

   为什么孔子的学说在中国封建时代能一直占有统治地位呢?这一个不容易一下子说清楚的问题。诸葛长青:简单地说,就是他的严格的先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

   他的思想,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当时也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孔子强调严格的伦理规范和秩序,认为一个做下属的违背了上级或者做儿子的违背了父亲,都是很严重的罪过。按照他的理论,做国君的就要好好治理国家,当平民的就应当忠于国君。每一个人都有多重身份,可能既是儿子,又是父亲,还是臣子等,但必须在不同的场合保持严格的尊卑界限。这样国家就太平,人民就能生活安定了。

  孔子的学说在刚出现的时候,并没有立即成为主流思想。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当时的中国已是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统治者发现孔子的理论很适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于是被定为国家正统的学说思想。

  诸葛长青:孔子借助学生和书籍传播自己的思想。是思想传播天下的重要方法。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的书是一本叫《论语》的小薄书。书里主要是孔子的语录及孔子与他的学生们的对话录。这本书在中国古代被奉为像西方《圣经》一样的圣书。如果是一个平民,就要用这本书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如果一个人想要做官从政,也必须深刻学习这本书。在中国历史上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意思是说,只要学到了《论语》中一半的理论,就足以去治理国家了。

  实际上,《论语》并不是一本充满说教的书,而是一本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的书,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这本书里,孔子的言论涉及到很多方面,有关于读书、音乐的,还有关于郊游、交友的等等。其中记载一个叫子贡的学生问治国家的事,说军队、粮食和人民如果必须舍去一个的话,舍哪一个呢?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军队。

  孔子学说的内容很丰富,其中有许多东西在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他在《论语》中的许多话,今天已成为中国人经常引用的俗语了。比如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人们之间应该互相学习。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诸葛长青:《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诸葛长青:《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诸葛长青: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fadbb990f16ac9213d6227372f6f2a0.jpg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  **  **  推荐文章  ** **  **

*放生感应:放生的好处不可思议!

*印经书的好处:印经书者有七大福报

*放生问答:自己放生和别人代放生一样吗?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你呢?

*命运秘密:心好命也好, 富贵直到老!

*成功励志格言: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周易八卦:中国周易八卦文化智慧

    **  **  **  最新文章  ** **  **

*《易经》提醒: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素食好处:如何吃素食?素食是什么等?

*诸葛长青:吴承恩写《西游记》劝人行善

*放生鱼类:养殖的鱼能放生吗?

*诸葛长青:《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国学研究:孝敬父母是立身之本

*修行精进:谦虚好问才能学到知识

    **  **  **  随机文章  ** **  **

*传奇女性J.K.罗琳:一支笔狂赚10亿美元

*刘邦:成就事业的几个秘诀

*市场营销:红孩子是如何成功的

*诸葛长青:如何学习伏羲女娲孔子老子等圣贤成为圣贤?

*阿弥陀佛。初学佛要看看《地藏经》,此经会让你富贵吉祥、开悟智慧。

*三十六条成功法则:成功者的心理秘密!

*怎样让你面试成功脱颖而出?

上一篇:品牌战略品牌命名的七大策略
     下一篇:世界上最厉害的果报(宣化上人)


诸葛长青中国梦: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Copyright©2022-2025 诸葛长青-国学12345-圣贤明灯国学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7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