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方法灵活的至圣先师
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他博学多才,献身教育,以身示范,有教无类,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学习儒家思想,根本的作用是小可以修身,大可以治国平天下。
----- 诸葛长青
孔子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二千五百年以前(西元前五五一年~四七九年),生於鲁国(今山东曲阜),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可是他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在一个贫苦而平凡的家庭中长大,成年时曾经做过管理仓谷、牛羊的记帐员。
学不厌、教不倦,使孔子成为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多至三千人,从「论语」书上看来,他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於身则身修,用之於家则家齐,用之於国则国治,用之於天下则天下平。
孔子生在春秋时代的大变局中,王室既衰,礼崩乐坏,诸侯力征,百姓困苦。他要复兴周代文化,志切行道,虽曾一度为鲁国司寇,三月而教化行,惜未能卒用。於是周游列国。晚年乃归鲁国,将古代文献做一番整理工夫,於是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这些就是流传後世的六经。孔子学说的重点,大都在於六经,此外还有「论语」、「孝经」、「大学」、「中庸」。
孔子致力教育,学不厌,教不倦,主张有教无类。四方来鲁受教者日众,史称有弟子三千人,身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一生学说主张孝悌忠信,仁民爱物,崇尚礼乐,以世界大同为其政治理想。
孔子五十一岁始为官,後摄行鲁相,三月鲁国大治。齐惧鲁富强,选美色歌舞女子赠鲁君,遂使沈迷酒色,政事荒废。孔子见国事不可为,罢官离鲁,周游列国凡十有四年,未能一展抱负,深感君臣遇合之难,大道之不可行,决然返鲁,潜心於春秋、诗、书、礼、乐之修正,仍教育弟子,至七十三岁逝世。
孔子殁,弟子心丧三年,庐於墓旁者百馀室,因名其地为「孔里」,并各植树一棵,又名「孔林」。孔子後裔承继其儒学,为名相、博士、大儒,现在台湾之孔德成先生,为其七十七世孙,孔子人格伟大,至公无我,是教育家、哲学家、亦是政治家。
他的学生分散各国游说诸候,宣扬孔子学说,到了战国时代,孟子更发扬而光大之,遂奠定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自西汉以迄今日,二千馀年间,每次大乱之後,拨乱反正,重建新秩序,大多是确信孔子之道的人。中华民国政府规定以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的孔子诞辰为全国教师节,以表示尊崇孔子之意。
孔子学说博大精深,不仅在中国成为二千五百年中华文化的础石,即在国外,亦发生宏远的影响。邻近中国的日本、韩国、越南等无论矣,其在西方,对於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及近代民主政治的影响,都很显著。而在此世局动乱、人欲横流之际,孔子的王道文化,实为救时的良方。在中国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终将成为世界人类的师表。 浚达王佐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