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首页 -->国学文化

 《论语》智慧:怎样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日期:2023-02-08 16:50:59     阅读:40   

《论语》智慧:怎样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你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吗?要做君子,你就要内外兼修、文质彬彬---能力素质和知识学问相结合,内在道德和外在礼貌相结合......                                                        ---  诸葛长青 


   人们常说,文质彬彬。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

  这句话出自圣人孔子的《论语·雍也》。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诸葛长青: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只有能力素质没有礼貌修养、性情太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比较粗野;只爱好读书学习不提升素质能力、过于谦虚多礼、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太死板、书呆子气味太能。只有能力素质和知识学问相结合,配合得当,才能成为杰出的君子。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懂得礼仪,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孔子的文质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子《集注》云: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貌。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
   作为君子,既要充实自己,修身养性,又要推销自己,为人所知。君子不是不求名,而是不求虚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的是名实相符,既不妄取虚名,也不埋没自己的才华。“文胜质则史”的“史”在此处,指在朝为官”的意思。而是“虚浮不实”的意思。
  文与质,是同一矛盾体中的两个方面,亦即两极;文即形式,质即内容。二者的关系如何?文采和质实和谐统一,这才是一个君子应具有的品格。偏颇于任何一方,都达不到事物的最佳境界。就是二者和谐地统一。儒家后学对此有共识,看到了一个矛盾体的两极,是对立统一、互为依存的;像一个人的双手和双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和谐配合,才能有效运作。故,文质之间,和谐至上。
   树立“文质彬彬”形象,就是要处理好质和文的关系。文是外表,质是内在。对一个人而言,质是质朴的天性,是指内在的品质、道德等方面;而文则是他的文采、文明等,是指外在形式特征。孔子认为,人的这些天性,不论其好坏,如果不经过社会文化的陶冶,不经过文的调节,就会失去善的一面。孔子又认为,一个人文化水平较高,并且很有文采,甚至超过了质朴,如果因此失去了作为人的本性,那就会变得虚浮,华而不实,言而无信,脱离实际,流于表面,就会浮躁、浮夸。这两种类型的人都不是理想的形象。只有“文”和“质”兼备,两者平衡,互相和谐,才是最佳形象,才能算是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即,文质彬彬的君子。
  在当今现实社会中,克服“质胜文则野”的途径,就是今天所提倡的讲学习、讲文明、讲礼貌。要克服“野”的行为,树立美的形象,必须加强学习,注重文明礼仪修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和文明礼仪程度,塑造好自己的良好形象。达到道德发展的高峰,具有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文质相兼,可比德于玉。”
   应用实例:
   看《恰同学少年》的体会
  杨昌济先生引用孔子关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名言来启发少年时毛泽东,深刻论述了修学储能不可偏废的道理,指出:一个人如果光有能力素质,而学问修养不够,则无法约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力;反过来,光是注意书本学问,却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知识就会变成死知识,学问就会变成伪学问,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今天看到《恰同学少年》里的这段话,如饮甘露。此观点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了个人能力和书面知识积累对人发展和成长的影响,感觉深受启发。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fadbb990f16ac9213d6227372f6f2a0.jpg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  **  **  推荐文章  ** **  **

*放生感应:放生的好处不可思议!

*印经书的好处:印经书者有七大福报

*放生问答:自己放生和别人代放生一样吗?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你呢?

*命运秘密:心好命也好, 富贵直到老!

*成功励志格言: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周易八卦:中国周易八卦文化智慧

    **  **  **  最新文章  ** **  **

*《易经》提醒: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素食好处:如何吃素食?素食是什么等?

*诸葛长青:吴承恩写《西游记》劝人行善

*放生鱼类:养殖的鱼能放生吗?

*诸葛长青:《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国学研究:孝敬父母是立身之本

*修行精进:谦虚好问才能学到知识

    **  **  **  随机文章  ** **  **

*奇门遁甲基础知识之二:什么是三奇六仪

*诸葛长青: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文韬武略!

*老子《道德经》:控制欲望,知足常乐

*佛祖成道日:农历12月8日腊八节

*诸葛长青:如何称雄天下?

*金刚经:金刚经是开大智慧的智慧佛经

*中医养生秘法:阴阳五行与颜面望诊

上一篇:《孙子兵法》值得你研究一生的智慧宝书
     下一篇:念佛号的神奇感应:令人惊叹!


诸葛长青中国梦: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Copyright©2022-2025 诸葛长青-国学12345-圣贤明灯国学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7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