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存钱不如积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给孩子留什么?留金钱、留房子,还是......,实际上。给子女留钱,不如积德,给子女积累福德,那你就会发现,子女冥冥中有一种福报......
----- 诸葛长青(海涛)
一般父母养育儿女,总希望他们将来能成龙成凤、光宗耀祖,在社会上能声名显赫、事业有成。但有些父母很开明却对儿女说:‘养你们长大成人,在社会上立足,只要行为端正善良,不丢父母的脸就好了;我们当父母的,并不想要你们如何发达显赫,也没有养儿防老的打算。’诸位!这‘行为端正善良,不丢父母的脸’是父母对儿女最低要求啊!
身为佛教徒,也应该要有智慧的想法才对。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想要自己儿女将来如何如何的好,首先要培自己的德行;先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著手:口要说好话,身要行好事,意业要存好心。这三业做到了,就有人品道德;有了人品道德,怎么不会有好的下一代呢?要是上一代没有修善积福,下一代根本不会中规中举好到哪里去的。
我们的上一代,积极修福培德、恭敬三宝;今天我们就是承纳祖先的福德慈阴,才能闻到佛法、修行佛道,舍世间无为福。现在我们更要积极广值福田,多多利益他人,积功累德,转资下一代。若能积极培福,必能利益下一代。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是不会亏人的。
讲到修福,佛陀福慧圆满是经三大阿僧祗劫修来的;那像我们凡夫,才修了一天的善就沾沾自喜,引以为满足,不再修了。这是贪吝不舍懈怠的习气在作祟,贪吝怎会有福报?所谓‘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贪吝是要不得的,将来会遭感饿鬼报;懈怠是精进的大敌,那有可成之事?你看大海的水为什么会那么深广?因为它汇集百川,而且不舍细流。我们修福也应这样:大善要修,小善也要修,只要是利益人的事就要去做。这样积功累德,福德才会像海水那样广大。
很多为人父母者,钱财不布施,准备给下一代,这种想法对不对呢?谚云:‘养儿胜似父,要钱做什么?养儿不如父,要钱做什么?’下一代有福报、能力强,成就自然会比上一代好,何需留钱给下一代?下一代没福报、没出息,留钱给他们,反使他们造罪业,那冤不冤枉呀?就像已得了重感冒的人,再美味的饮食给他吃,他不但没味口,甚至吃了病情更恶化。历史上,刘备创江山要给阿斗,可是阿斗无能扶不起来,又有何用?反而害了他呀!
古人说:‘世无三代富’,为什么?上一代的人努力工作,百手成家,知道挣钱非常辛苦,生活上的享受自然就会节制。财产传给第二代时,他们目睹父母挣钱非常辛苦,也不会随便浪费,还会善加利用。但到了第三代又怎么样呢?第三代日常生活享受惯了,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缺,从不为钱操心过。他那边知道上一代挣钱的辛苦?所以浪费成习,甚至拿钱造罪业,随随便便把家产花费一空。唉!这种例子在社会上发生太多了,大家听到这里要开智慧啊!
以世间法来说,你把钱财留给下一代,这是世俗父子感情;以佛法来说,那是凡情、小心眼啊!我们应该除凡情、启圣智;趁自己活著又有钱财来说,积极行善修功德,否则等年老往生了,再要儿女来替你修诸功德,那来不及了。何况他们会替你做吗?即使如法为你做功德,地藏经说:七分之中你只得到一分啊!诸位何不在生之时就各自努力精进,修福培德,依教奉行?
你能种好因,将来自己及子女都能感到好报,利己又利人,何乐而不为?钱财‘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当然自己该用的还是要用,应当省的就要省,不要浪费;但进一步要做广大布施,为儿女种福田、修福报,这才是真正为子女好,是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啊!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