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首页 -->国学经典

 佛说四十二章经:指导你修行的智慧宝典


   日期:2023-02-09 08:28:37     阅读:4   

佛说四十二章经:指导你修行的智慧宝典【图】

阿弥陀佛。佛说四十二章经,简单方便,一看就懂,修行宝典也。

  ---- 诸葛长青




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孔子。顶礼老子。顶礼耶稣。顶礼穆罕默德。

儒释道耶回文化,有许多智慧宝典。

诸葛长青这里所说的智慧宝典、圣贤书籍,是广泛的概念,譬如儒家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弟子规、三字经等;道家的道德经、太上感应篇、清静经、周易、黄帝内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玉历宝钞等;佛家的心经、金刚经、地藏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六祖坛经、了凡四训等等。耶稣基督的圣经等。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

这些宝典,是开悟智慧,改变命运,促进人生幸福、促进果报的基础。

修行路上,诸葛长青推荐大家看一部修行智慧宝典。

这部宝典就是内容简洁、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令自己为之一振、让自己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经典----《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也是进入中国的第一部佛经。

诸葛长青在研究佛教文化过程中,发现,诸多佛学大师、国学大师把进入中国的第一部佛经定位在《佛说四十二章经》。时常推荐修行者仔细阅读反思。

拜读《佛说四十二章经》,感到佛经文字简练、一看就懂、一看就明,或许是冥冥中,佛祖提前做好的安排。

诸葛长青推荐有缘者有时间,拜读几遍《佛说四十二章经》,你会收获很多。《佛说四十二章》也仿佛是一面镜子,让你找出自己的缺点,快速实现飞跃。

“四十二章”者,一经之别目;以此经分段为义,有四十二段故。

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凡佛所说真理皆可曰经。经又训为常,以所说为常法故。此经以四十二段经文,摄佛说一切因果大义,故名四十二章经。

一、进入中国的第一部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诸葛长青:阿弥陀佛。一切都是机缘。佛说四十二章经,进入中国的第一部佛经。为何进入中国是这部经?因为这部经,是讲述了修行的基本方法。

诸葛长青认为,认真看几遍,你会忽然顿悟许多。

来自于东汉汉明帝的一个梦境。有此产生了“白马驮经”、白马寺故事。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单方便,一看就懂,直指人心,使人迅速顿悟佛教智慧精华。

譬如佛祖直接告诉众生: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何等为十?

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等等。

东汉永平10年(公元69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做了一个梦,看到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像朝霞一样闪闪发光,身上有日光环绕,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大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众大臣,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我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空中,全身环绕着日光,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汉明帝对傅毅的话很感兴趣。诸葛长青:这就是冥冥之中的机缘啊。

于是便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蔡愔和秦景跋山涉水,到达了天竺国。天竺国的人听到中国派来使者求佛经,表示欢迎。天竺有两位沙门(就是高级僧人),一位叫摄摩腾,另一位叫竺法兰,帮助蔡愔和秦景得到了一些佛教的义理。后来在蔡愔和秦景的邀请下决定前来中国。三年后,他们一同来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相传是现传的《四十二章经》。同时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这一寺院据说是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成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诸葛长青:很多历史遗迹、历史传说,来自于儒释道的历史故事。

二、《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修行的智慧宝典,值得以此为宝镜,指导自己的修行,鼓励自己持续精进。

诸葛长青:阿弥陀佛。我们感恩佛祖释迦牟尼佛为人类留下的大智慧。建议有缘者抽时间拜读几遍,你会智慧大飞跃。

如果你修行路上懈怠了,如果你修行路上迷惑了,如果你修行无法遵守戒律,那就看看这部修行宝典《佛说四十二章经》吧,看了你会恍然大悟,瞬间飞跃。

《佛说四十二章经》经文内容: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诸葛长青:佛祖在本章,用简单语言阐述了什么是沙门、什么是阿罗汉、阿罗汉如何修行。)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诸葛长青:佛祖用简单语言阐述了,要想修行成功,就要断欲去爱

认识本来清净心,通达佛的智慧道理,顿悟无为法。)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诸葛长青:佛祖用简单语言指出,修行者要保持清净心,不贪红尘物质,时刻精进修行。告诉修行者,障碍修行的两件事---爱、欲。要在断爱去欲上下功夫)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诸葛长青:佛祖用简单语言提醒人们,要时刻行善积德。做好十善、去掉十恶,让自己时刻保持行善积德的心、保持在行善积德的氛围中。)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诸葛长青:佛祖用简单语言提醒人们,要多多忏悔自己罪业,只要发心弃恶从善、时刻多做行善积德,你的罪业就会消灭。)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圣不可毁,祸必灭己。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诸葛长青:为什么很多人命运无法改变?因为很多人不愿行善积德啊。实际上改命运很简单,只要行善积德,命运自然会改变的)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诸葛长青:阿弥陀佛。佛祖释迦牟尼佛提醒人们,只要内心清净,持续精进,自然回归自身佛性。佛性回归,瞬间犹如明镜,观照法界,洞察一切)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

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佛言:人随情欲,求於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佛言:财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系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佛言:爱欲莫甚於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天神献玉女於佛,欲坏佛意。

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於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

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佛为说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於爱,何忧何怖!

(诸葛长青: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反复提醒人们,要远离情欲、色欲,要保持清静身心,如此才会迅速成就。看人世间,多少修行者,因为情欲色欲而毁掉了一生道行,阿弥陀佛,缘天下修行者时刻谨慎啊)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诸葛长青:阿弥陀佛。佛祖释迦牟尼佛提醒人们,学佛路上,不能着急,保持平常心,功到自然成,如果内心执着着急,就容易陷入五十阴魔情况)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诸葛长青:阿弥陀佛。佛祖释迦牟尼佛提醒人们,遵守戒律,才会有所成就。如果不遵守戒律,就很难成就啊)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闻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闻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诸葛长青:阿弥陀佛。佛祖释迦牟尼佛提醒人们,红尘一切犹如梦幻泡影。人生苦短,当时刻止恶行善,弘法利生,造福社会、造福人类,自度度人,方为真正大丈夫)

诸大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诸葛长青愿天下有缘者以《佛说四十二章经》为修行励志明镜,时刻激励自己奋力前行,持续行善积德、弘法利生,持续清静内心、开悟智慧,最终取得丰硕的人间福报、佛界果报。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image.png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  **  **  推荐文章  ** **  **

*放生感应:放生的好处不可思议!

*印经书的好处:印经书者有七大福报

*放生问答:自己放生和别人代放生一样吗?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你呢?

*命运秘密:心好命也好, 富贵直到老!

*成功励志格言: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周易八卦:中国周易八卦文化智慧

    **  **  **  最新文章  ** **  **

*《易经》提醒: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素食好处:如何吃素食?素食是什么等?

*诸葛长青:吴承恩写《西游记》劝人行善

*放生鱼类:养殖的鱼能放生吗?

*诸葛长青:《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国学研究:孝敬父母是立身之本

*修行精进:谦虚好问才能学到知识

    **  **  **  随机文章  ** **  **

*成功人生八基础:孝敬父母第一!

*改变命运黄宝书:《了凡四训》解读(4)

*英雄赞歌:《诗赞英雄岳飞》

*放生感应传奇:放生消除了地狱之灾

*陈天桥成功两大密码

*企业家家族文化:家族文化对子女很重要

*诸葛长青:关于wj放生三年困惑的解答

上一篇:企业管理什么最重要?员工培训第一!
     下一篇:药师经神奇感应:念诵药师经得到加持


诸葛长青中国梦: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Copyright©2022-2025 诸葛长青-国学12345-圣贤明灯国学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7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