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首页 -->道家文化

 南怀瑾说庄子“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日期:2023-08-26 14:46:33     阅读:18   

南怀瑾说庄子“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0.jpg

南怀瑾说庄子“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诸葛长青


庄子胸怀宇宙,视天地万物为一体。


……庄子


庄子,是道家文化重要传承人。


庄子胸怀宇宙,视天地万物为一体。


庄子逍遥思想,是道家思想重要内涵。


庄子和老子,并称为“老庄”。


诸葛长青认为,学习道家文化,老子、庄子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q qiè》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有较高研究价值。


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于彼,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南怀瑾先生对此进行讲解:


南怀瑾:这是庄子的两句名言,后来的人,因这两句话悟道的也很多。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一段文章在中国文化思想上,文学、哲学上,几千年来分量都很重。


庄子的归纳,“天地一指也”,这个天地是一指,不是这个指头,而是这个指头所指的。


“万物一马也”,宇宙万物,不过是一匹马一样。


不是这一匹马,是同这个马的作用一样,这是譬喻。


因此,明朝的憨山大师,有两句有名的诗:“身世蜩双翼,乾坤马一毛。”


这个观念,也是从庄子的“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来的。


下面接着庄子由逻辑的道理,继续批判是非观念。


实际上是庄子文章的写法,文字上看起来很啰嗦,翻来覆去的。


学文学的同学,能不能简化呢?当然可以。


说到简化,就要提到宋代主持修唐史的欧阳修,当时在他旁边帮忙的,都是翰林大学士,学问好得很。


既然明天就要开始修史工作,今天大家放假,出去郊游郊游吧!


郊游的时候,正好一匹马发疯了乱跑,咬断了缰绳冲过来,路上正有一条狗,疯马一脚就把狗踏死了。


欧阳修要大家把这一幕记下来,实际上,他这个主编是在考这几位编辑。


结果有一个人写了二十多字,说马发疯了,把绳子咬断了,跑过来把狗就踏死了。


有一个很节省写了十几个字,历史上都有记载。


欧阳修叹气说,照诸公这样写文章呀,一部唐史,不知道要多大一个房子来堆啊!


大家问他该如何写,他说:“马逸毙犬于途”,六个字就完了。


欧阳修这六个字,现在年轻人一定很不满意,可是懂得古文一读,这个意思就懂了。


马逸,就是马乱跑,马一乱跑,毙犬于途,就说清楚了。


所以呀,一部几百年的历史,堆在案头也就那么一小本。


古人写历史,是很困难的,我们几千年历史,如果照现在白话文来写,那实在不得了。


但是照庄子的文章来写,也不得了,喻指又非指,非指又喻指,喻马又非马,非马又喻马的,搞了半天,究竟你指马呢?还是马指你?搞不清楚。


也有人专门讨论,对于这个“喻指非指”,我就看了很多文章了,而且现代学者也讨论,认为这个指不是指头的指,是宗旨的旨,以指喻“旨”,还引经据典。


因为现在写论文就是这个办法,苏格拉底怎么说的,孔子怎么说的,某一本书怎么说的,


反正有关指头的,看到书上一根半根指头,通通把它抄上去,然后引证我看了些什么书,好像学问很渊博。


实际上,你自己的意思呢?我没有意思;结论呢?留给别人去作吧!


现在很多文章,都学成这样。


庄子这个“指”很简单,就是指头,这一段讲什么呢?讲逻辑,讲论辩。


有关论辩,我们晓得一定有五样东西,以因明来讲,有所谓宗、因、喻,另加上正合、反合。


以指喻指这个“喻”是比喻,印度因明非常注重比喻,西方逻辑并不讲。


由于人类语言文字,无法真正表达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故而用比喻。


比如说我会绘画,要把我的意识画出来,那个画已经不是你的意识,而是三四层以后的意识了。


为了要表达人类的意识,所以佛学因明的逻辑,非常注重譬喻。


那么世界上善于用譬喻的是什么人呢?


所有宗教的教主,都很会用譬喻。


最善于用譬喻的是释迦牟尼佛;


其次是基督教的《圣经》里头,很多都是用譬喻。


为什么宗教的教主会喜欢用譬喻?


因为最高形而上的道理,很难讲出来,只好讲一个譬喻。


所以,我们假使问某人长得如何?


听到回答说那个家伙的脸像马一样,我们就一笑,反正就是脸长了,这就是譬喻。


人们经常喜欢用譬喻,所以,譬喻在论辩上,是表达情识最好的方法。


庄子当时的一般名理学家,像惠子、公孙龙他们这些喜欢论辩的人,都提出来说,庄子的这个譬喻不好,这叫做“引喻失义”,你用了譬喻以后,反而使人家不懂真正的意义。


我经常讲诸葛亮的《出师表》,年轻同学都念过,其中有一句就是劝他的皇帝阿斗,不可引喻失义。


我们看了诸葛亮这篇文章,就了解刘备的儿子阿斗,他是非常聪明,很会论辩的;


做错了事,他会盖得很好。换句话说,很会乱盖。


因为他父亲当年交待他,把诸葛亮当干爹看,所以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教训阿斗,说他经常引喻失义,所用的譬喻丧失了真正的意义。


后来的禅宗大师及《楞严经》上的翻译,也用“指”,是“以指指月”,比庄子用得高明。


禅宗后来有部书,叫《指月录》,以指头指月亮,叫你看月,不是看指头,不要把指头当月亮。


现在研究禅学的人非常多,都是抓住了指头当月亮的;


拿庄子的话来批评,“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


如果你研究禅宗公案而讲禅的话,不如你绝口不谈禅,或者还可进入禅。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是庄子的名言,很多人因之而悟道,庄子这句话是表达心物一元的道理。


这个心物一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但也可以说是纯粹唯心,不过这个纯粹的唯心,并不是西方唯心论的唯心。


庄子为什么那么用譬喻呢?


因为当时一般讲逻辑论辩学的这些人,惯用一些譬喻,所以他拿来批判一番,影响后世很大。


佛法到了中国之后,产生了大乘佛学,唐代的时候,共有十宗。


唐朝武则天时代,华严宗鼎盛,第三代祖师叫贤首大师,法名法藏。


他有一篇影响中国哲学思想的著名文章,就是《金师子章》。


贤首大师当时,在宫廷里上课,宫廷的前面,摆了一个金狮子,他就用这个狮子来比方。


贤首大师用金狮子,说“天地一指,万物一狮子”。


这个宇宙万物等于一个狮子一样,狮子全身,有头有尾有脚,有无数的毛,每一根毛都代表了这个狮子,但是每一根毛,也都不是这个狮子,牙齿也是一样,


说明华严境界十玄门,所谓“帝网重重无尽”的道理。


这同庄子以马做譬喻的观念,是一样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1744636541738329.png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我是国学传统文化研究者诸葛长青。


(zhuge8031@163.com)


(本文图文参考选自南怀瑾等网络。本文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please forward this article,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Zhuge Changqing: Zhuge Changqing, the inheritor and promo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Zhuge Changqing has a deep research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hilosophy, education, Feng Shui, environmental planning, etc.,is willing to "inheri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e good morality, revitalize China and benefit the world" together with people with the same ideals in the world.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Zhuge Changqing mailbox:


zhuge8031@163.com




    **  **  **  推荐文章  ** **  **

*放生感应:放生的好处不可思议!

*印经书的好处:印经书者有七大福报

*放生问答:自己放生和别人代放生一样吗?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你呢?

*命运秘密:心好命也好, 富贵直到老!

*成功励志格言: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周易八卦:中国周易八卦文化智慧

    **  **  **  最新文章  ** **  **

*《易经》提醒: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素食好处:如何吃素食?素食是什么等?

*诸葛长青:吴承恩写《西游记》劝人行善

*放生鱼类:养殖的鱼能放生吗?

*诸葛长青:《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国学研究:孝敬父母是立身之本

*修行精进:谦虚好问才能学到知识

    **  **  **  随机文章  ** **  **

*改变命运实例之二:发心行善当上销售主管

*《成佛》歌词:红尘修行要放下情感执着

*营销策划策略:沃尔玛十大成功原则

*娃哈哈“营养快线”:营销战略

*国学研究:儒释道有什么作用?

*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

*学佛:戒定慧齐修

上一篇:诸葛长青国学:老子为什么会在道德经里说“不出户知天下”
     下一篇:诸葛长青:何为“参天两地而倚数”


诸葛长青中国梦: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Copyright©2022-2025 诸葛长青-国学12345-圣贤明灯国学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7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