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文化研究之二:古代中医标志是什么?(图)

中西医文化研究之二:古代中医标志是什么?
诸葛长青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天人合一,神秘莫测。
……诸葛长青
中国古代中医,造福人类。
古代中医,身背药箱,手拿葫芦、虎撑铁环、扁鹊针走遍四方,救苦救难。
中国古代很多神医,像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保生大帝等,他们是人们心中的医神。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
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
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
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
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
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发展历史,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
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
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中医古代用什么做标志呢?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讲解道:
我国古代的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会时常随身携带一个职业徽标,以确切地表明自己的身份。
这种做法比较自然明了,当然,这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职业意蕴。
我国古代医生的职业徽标主要有3种:
扁鹊针、葫芦和虎撑。
诸葛长青研究中医文化发现,这三样东西与古代医生行医工具有关:
扁鹊针……神医扁鹊象征,寓意一针在手疾病全无
葫 芦……古代神医救人用葫芦装药,寓意悬壶济世
虎 撑……孙思邈曾经给老虎治病撑住虎嘴的铁环,后世寓意救助万物
医生们,拿着三样东西,象征自己以神医为榜样,悬壶济世,救助苍生。
标志与中医药行业都有着密切关系。
古代医生们走街串巷,活动民间,成了人们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我国古代的医生,行走天下,四海为家,行踪不定,这就是他们的职业特点。
他们平素的行为非常低调,不愿大肆张扬,不肯做过分的宣传。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采用一种暗示的方式来准确无误地表明自己的职业身份,于是中医行医之职业徽标就应运而生了。
从中医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古代中医行医之职业徽标大致有3种:扁鹊针、葫芦和虎撑。
它们与中医药都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知史”说道:
人生病的时候,需要看医生,古人生病也需要看大夫,但称医生为大夫其实是在宋代才出现的。
古代,在朝廷工作的医生起初尊称为医官,而大夫最初是职级。
及至唐代,医官的职位仍未达到大夫一级。
自宋代起,医官最高级别的官职才是大夫。
其后,以大夫称呼医生的叫法通行北方。
在朝廷工作的大夫,可透过他的官服分辨,那民间的大夫又有什么特征?古代行医者普遍都会随身携带三种物件,分别是扁鹊针、葫芦和虎撑。
扁鹊针是由喜鹊鸟和针组合而成的。
为什么雀鸟会与大夫拉上关系?原来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的针灸医术十分高明。后来,他的门生用扁鹊作为图腾,四处行医。
此后,扁鹊针便流传开去,懂得针灸的大夫都会携带扁鹊针。
至于葫芦,古谚语「不知葫芦里卖甚么药?」,正是表示葫芦在古时候是用来装药的。
葫芦因为轻便,而且容量颇大,所以行医者便用来装药,当作「药箱」。
最后虎撑,是行医者招徕客人的必备物件。
虎撑是用铜或铁做成的金属圈,中空,内置铁丸。
它摇动时会发出响声,可引起病家注意,看病的人知道大夫来了便可请他进家看病。
因此虎撑是民间大夫的标志物之一。
而百姓想知道大夫的医术,亦可留意虎撑。
大夫摇动虎撑时,放在胸前,表示医术一般;放在肩位,表示医术较好;高举过头,表示医术高超。
诸葛长青:古代孙思邈曾经救治过一只老虎,老虎嘴中有刺,如果直接拔,老虎会痛疼难忍闭住嘴巴,医生也就无法完成救治。
孙思邈想到一个办法,用铁圈撑住虎的嘴巴,这样就可以安全的取出刺来。后代以此寓意医生救助万物。
即使古时候没有牌照,看到手执扁鹊针和葫芦,手摇虎撑,走街串巷的人,百姓也知道他就是大夫。
(诸葛长青:文图选自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知史,网络中医资料)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研究传承者,愿与天下有志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邮箱:zhuge80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