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首页 -->修行文化

 修行就是止恶行善:学佛道要做到十善业


   日期:2023-07-03 10:34:46     阅读:13   

修行就是止恶行善:学佛道要做到十善业(图)

image.png

修行就是止恶行善:学佛道要做到十善业

诸葛长青


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错误,止恶行善,实现福报果报。

----- 诸葛长青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人生一切都是因果报应。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丝毫不爽。


诸葛长青研究佛家文化发现,佛家提出的“十善业”包含了修行的核心。


人生命运转变过程中,要持续修正自己。


如何修正?就是止恶行善,就是要做到十善,十善是指: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


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


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其中,有人把以上十善业归纳为“身三、口四、意五”:


身体有三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口有四条 :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 


意识有三条:不贪,不嗔,不痴      


那么十善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


诸葛长青分享有缘者十善业内容,祝福有缘者精进飞跃:


1、不杀生


诸葛长青:阿弥陀佛。如果犯有杀生罪业,可以多忏悔、多放生、多施食、多念诵佛号等回向他们离苦得乐立刻超生。


具体参考诸葛长青国学智慧改命运“五合一”。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


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


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


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悯被杀害的众生。


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2、不偷盗


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


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


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


知利己而须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他,叫做“义利”。


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3、不邪淫


即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


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


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


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4、不妄语


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


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


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5、不两舌


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


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6、不恶口


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


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


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7、不绮语


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


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


故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


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8、不悭贪


诸葛长青:阿弥陀佛。


如果孩子自己心量小,怎么办?


自己的孩子小心眼、不大方,爱贪小便宜,怎么办?


诸葛长青推荐一个迅速修正的方法,一是可以带领孩子多放生、多做善事等;


二是施食、放生、回向中认真回向,就好了。立竿见影。


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


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


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


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人生因贪而受苦,因贪而违法乱纪,危害他人社会,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


9、不嗔恚


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


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


常人说:“火烧功德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得净光。


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


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10、不愚痴


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


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


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


犯了过错怎么办?


诸葛长青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论犯了什么错误,只要改正了,发愿止恶行善,一切都会好起来。


如果犯有杀生等罪业,可以多忏悔、多放生、多施食、多念诵佛号等回向他们离苦得乐立刻超生。


具体参考诸葛长青国学智慧改命运“五合一”。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福生无量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image.png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学者,智囊顾问,博士。立志“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本文是诸葛长青原创文章,图片选自网络。欢迎转发,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  **  **  推荐文章  ** **  **

*放生感应:放生的好处不可思议!

*印经书的好处:印经书者有七大福报

*放生问答:自己放生和别人代放生一样吗?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你呢?

*命运秘密:心好命也好, 富贵直到老!

*成功励志格言: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周易八卦:中国周易八卦文化智慧

    **  **  **  最新文章  ** **  **

*《易经》提醒: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素食好处:如何吃素食?素食是什么等?

*诸葛长青:吴承恩写《西游记》劝人行善

*放生鱼类:养殖的鱼能放生吗?

*诸葛长青:《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国学研究:孝敬父母是立身之本

*修行精进:谦虚好问才能学到知识

    **  **  **  随机文章  ** **  **

*谁阻碍你升职?是你自己!

*佛教知识之三:什么是佛?菩萨等

*易经提醒:人如何遵守天地人规律?

*天神护佑中华

*成功励志:沉稳冷静是成功的基础

*如果堕胎:你必须超度你的堕胎婴灵

*吉祥如意富贵图

上一篇:修行方法之二:忍耐、思考、开悟
     下一篇:施食修行疑问:为何感应少、有烦恼心?


诸葛长青中国梦: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Copyright©2022-2025 诸葛长青-国学12345-圣贤明灯国学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7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