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国学文化传承载体(图)

书院:国学文化传承载体
诸葛长青
通过办书院弘扬国学,是很好的方式。
……诸葛长青
书院,是中国特有文化现象。
书院,是弘扬国学的重要载体。
我国古代,有很多书院。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研究发现,书院的起源,来源自唐朝唐玄宗时代。
唐玄宗时代,出现了李白、王维等文化大家,这里要为唐玄宗点赞!
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省外,为修书之地。”
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于东都洛阳乾元殿东廊写四部书,因号乾元院。
唐玄宗在京师长安也设立了丽正书院。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移至明福门外,名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
书院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宋代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
民间书院,有别于皇家的教育系统,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
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全国各地都有不同书院。还有,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
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
诸葛长青看到,历朝历代,全国各地都有不同书院。譬如王阳明当年创办龙场书院讲学。
王阳明当年顿悟创立了“知行合一”(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的新学说理论,王阳明的这一学说思想建立后,便移居距玩易窝3公里的龙岗山“东洞”,将东洞更名为“阳明小洞天”,在洞内开始授徒讲学。
当地居民看到洞内阴冷潮湿,便帮助他砍树割草,在洞左侧修建一栋小茅房,各位门生听说后都到阳明小洞天会集,请求把这里命名为“龙岗书院”。
王阳明把这栋茅房根据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一语(君子去住的地方,有什么简陋的)而命名为“何陋轩”。
由于弟子逐渐增多,讲学规模不断扩大,接着又修建了讲堂、宾阳堂、君子亭。
王阳明在龙岗书院里修身讲学,传播文化,讲授他的“知行合一”新学说,当时的情况是“先生与群弟子日讲良知之旨,听者勃勃感触”,出现了“门生颇群集”,“士类感慕云集听讲,居民环聚而观如堵”的盛况,听讲者多时达百十人。
王阳明在龙岗书院提出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作为学规,向弟子们系统地阐述他的教育思想。
他以在流放的边荒之地讲学为最大快乐,对弟子讲学时是“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
王阳明在龙场的弟子,都是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他对门生说:“批改课文作业内容和讲授题目不是我的任务,我主要研究事物深奥微妙地方,启发你们,使你们领会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王阳明在龙岗书院的弟子除贵州的陈宗鲁、汤伯元、叶子苍等几十人外,还有远道从湖南常德前来龙场问学的蒋信、冀元亨等人。
当时的龙岗书院,讲学气氛活跃,内容新颖,知名度很高。
当时的贵州按察副使毛料和提学副使席书在贵阳修复“文明书院”,先后请王阳明到贵阳讲课,第一次毛科请他,他因有病很客气地推辞了。
1509年11月,他接受了席书的聘请,多次到贵阳文明书院,主讲他的“知行合一”新学说,在文明书院,他又有一批授业弟子,后又有私淑弟子孙应鳌、李渭、马廷锡等。
龙岗书院的创办,培养了许多人才,对推动和发展贵州乃至西南的文化教育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明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王阳明在平定思田之乱期间,曾率员至南宁,于南宁城北门口县学旧址建书院,日集诸生,讲学其中,论辩“致良知学”,“宣扬至仁,诞敷文德”(王阳明题额),故名敷文书院。
书院旧址在北宁路与共和路交会处,即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局宿舍。
书院原先的建筑已不复存在,门口“王文成公讲学处”石碑镶嵌在一片旧墙中。
尽管大师身影难觅,只留下几个值得后人追忆的字迹,但大师在南宁创建的敷文书院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当年王阳明来到南宁,兴教办学,开启民智,足迹广阔。
至今,在广西除了有王阳明亲手创建的南宁敷文书院旧址,还有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内的线刻王阳明全身坐像碑、青秀山风景区摩崖石刻“王阳明先生过化之处”、武鸣府城镇阳明书院遗址和李彦章所题“阳明学院”石刻、隆安县王文成公祠堂遗址、平果阳明洞等几十处。
光是王阳明创建的书院就有4所,后来其弟子又秉承其教义,在广西各地创建书院10多所。
诸葛长青看到,我国宋代是书院兴盛的朝代。
宋代书院的兴起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后,在北宋盛极一时。
这时出现了四大书院的说法。
到了南宋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为理学书院。
元朝书院制度更为兴盛,专讲程朱之学,并供祀两宋理学家。
明朝初年书院转衰,直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
欣逢当今盛世,诸葛长青祝愿更多人多建书院,传承弘扬中国国学文化!
Academies: the carri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icture)
It is a good way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by running academies.
…… Zhuge Changqing
Academy is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China.
Academy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本文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please forward this article,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Zhuge Changqing: Zhuge Changqing, the inheritor and promo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willing to "inheri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e good morality, revitalize China and benefit the world" together with people with the same ideals in the world.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Zhuge Changqing mailbox:
zhuge80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