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长青:孔子针对齐国官吏提出的“守道”“守官”有什么区别?(图)

诸葛长青:孔子针对齐国官吏提出的“守道”“守官”有什么区别?
诸葛长青
孔子儒家思想,包含很多智慧。
如何做一名好的官吏?
孔子对此有什么观点?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认为,孔子从中华政统、道统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很多哲理,譬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忠孝”等理念,至今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尤其是,君王对臣下要有礼貌,要符合礼仪,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君王;下属对君王要忠诚,但要符合规矩,否则就不符合官员职责。
孔子经历了一个故事。
齐国国君在外面游玩打猎,违反礼仪,
在没有官方规定的“信物”的情况下,派人去通知下属官员来拜见,下属官员以没见到信物、可能有假为由,拒绝去见。
孔子高度评价赞美了齐景公的这位下属,认为他作为官吏,做得很好,并提出了“守道”不如“守官”的名言。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认为,孔子作为儒家思想圣人,分析问题都是宏观分析。
譬如:在齐国任官职,如何行事?
孔子认为有两种方式:
一是守官员世俗之道(世俗之道),马马虎虎应付去做。
二是守官员职责之道(职责之官道),按官职恭敬认真去做。
孔子认为,作为官员,要选择第二种,就是守官职责之道,恭敬认真去做事。
就像齐景公让下属没拿信物去通知下属,就是很不严肃的事情。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认为,这个看似小事,实际上很严肃,万一是敌方派出奸细冒充咋办?
所以孔子赞美下属是“守道”不如“守官”
小事情包含大哲学,为孔子儒家思想点赞。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国学智囊顾问】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学者,国学智囊顾问,博士。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神追古今圣贤、师从诸子百家,隐居红尘之中、胸怀宇宙天下,愿和天下有缘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