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魏征、李靖、房玄龄的老师?
成就了李嘉诚和曾国藩的一本书是《止学》,《止学》是隋朝末年王通写的,仔细阅读,忽然想起看《魏征传记》时,他的老师好像也是王通,一查对果然是。神奇哉,一个老师,三位杰出的弟子!王通,帝王之师也........
------------- 诸葛长青
魏征,李靖,房玄龄之师王通写的《止学》从古到今少为人知。
止 学
文中子王通
智卷一
智极则愚。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穷哉。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竭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力制智,智也。
用势卷二
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仁者勿衿.势莫加君子,德休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力尽而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也.众成其势,一人堪毁.强者凌弱,人怨乃弃.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利卷三
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远有兴衰,存畏警焉.
辩卷四
物朴乃存,器功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王者不辩,辩则少威焉.智者讷言,讷则惑敌也焉.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
忠臣不表其功,窃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隐,人恶,谤贤者固小人也矣.
誉卷五
好誉者多辱也.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惧焉.
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名不由己,明者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赏名勿轻,轻则誉贱,誉贱则无功也.受誉知辞,辞则得显,显则释疑也.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情卷六
情滥无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鬼神莫测.
上无度失威,下无忍莫立.上下知离,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自殃.小人之荣,情不可攀也.
情存疏也,近不过已,智者无痴焉.情难追也,逝者不返,明者无悔焉.
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艰.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蹇卷七
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阻害之蔓焉.
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重,不怒为尊.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释怨卷八
世之不公,人怨难止.穷富为仇,祢祸不消.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也焉.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不结焉.
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心卷九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修身卷十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疵,大节堪毁。
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诚非致虚,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也。
王通简介 :
王通,字仲淹,生干隋文帝开皇四年( 584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年)。隋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乡)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门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王通,《隋书》无传,新、旧《唐书》王绩、王勃、王质传中虽均曾提及,然皆极简略,称其为隋末大儒而已。参考其它文献,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王隆,曾于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颇为隋文帝所称道。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通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染。《中说•立命篇》有“夫子十五为人师”的记载,可见王通少年时即精通儒学,学问极好。
据说在隋文帝仁寿三年( 603),王通曾经“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
王通弃官归乡后,便潜心钻研孔子的“六经”,据说曾经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典,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经过一番研究,以“圣人”自居,模仿孔子,作《王氏六经》,或称《续六经》。并开始在家乡的白牛溪聚徒讲学,“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俊颖,而以姚义慷慨,方之仲由;薛收理识,方之庄周。”这个记载大体是可信的。后世附会唐初名臣房玄龄、魏征等也是王通弟子。
王通思想,还是有许多可贵之处的。如把儒家的“仁”发展为彻底的人权思想:“不以天下易一民之命”(《文中子中说*天地篇》)这句话是最伟大最光辉的思想,其分量超过了王通之后1400年以来中国所有的典籍;反对传统儒学认为道的本质是“通其变”(《文中子中说*周公篇》),而不是坚持和固守任何经典教条;在《元经》中把少数民族拓拔氏统治下的北魏作为继晋宋之后中国的正统;用“天命”(《文中子中说*述史篇》)的理论批判当时南北文人偏执的民族观和腐朽的文化观;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人能弘道”(《文中子中说*立命篇》)即认为只要通变和得人,就可以改造社会使之归于“淳朴”,而不是在所谓的“历史规律”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