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压力越大成就越大
真的,有时候压力越大,成就越大,就像古人所说的“成就于忧患,死于安乐”。看看犹太人为什么如此杰出?竟然是因为磨难太多,奋斗的人啊,班迭挫折当作磨刀石吧,你会磨练出锋利的宝剑的.....
----- 诸葛长青(字云泷)
犹太人获得成功的动力,是犹太人在近二千年里失去了自己的国家,饱遭蹂躏。
犹太人流散于世界各地,有利于犹太人吸收当地先进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取得重要的成就。另一方面,犹太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受到迫害、歧视、劫掠和残杀。迫害犹太人的历史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人的严酷统治开始,经过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对犹太人的劫掠、欧洲各国对犹太人的歧视压抑、到二次大战期间这一民族的悲惨发展到了顶峰——纳粹集中营数百万的犹太人被残杀。这一事件公诸于世后,全世界才对犹太人受迫害的遭遇有了一致的同情。就受迫害的程度与历史之久方面而言,犹太人是世界各大民族中最悲惨的。但是,正是这一悲剧才赋予了犹太民族自强不息超赶他人的最大动力。
犹太人对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一方面对自己的身分与地位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又坚信犹太教的教诲:上帝出于对犹太人的爱,选中犹太人作为把人类争取到上帝一边的民族。他们内心深处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优越感。为了生存,为了争得与他民族平等的地位,消除不安感和自卑感,他们团结对外,遵守法规,发奋自强。于是,一批批伟人相继出现了。
他们在广阔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屡建奇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犹太民族有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艺的传统。在古代有个惯例,父亲必须教会儿子一技之长以便谋生。(The Jewish Mind,P265~268)
2,古代犹太教推崇两种人,有责任心的平民家长与为学问而学问的学者。并且认为,两种人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事实上,两种人是对立的:平民变得无知,学者不问世事了。但犹太教士们认为,无知的人不能成为圣人,不能进天堂,只关注世俗事务,好钱财的人,只是平凡的人。劳心者是玉质金资,最有价值的(Golden Vessel,同上,P269)。
3,犹太人自认为是上帝选出来的成为有道行的民族。他们追求心灵的纯洁高尚。而在历史上,他们遭受迫害歧视。为了摆脱这些不幸与烦恼,一些犹太人专心倾注于精神追求。在精神与文化世界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和思考,取得成功,忘掉失败与痛苦(同上,P33)。
4,犹太教宣扬上帝的存在,鼓吹上帝是主持公正的无形力量。后来,斯宾诺莎把犹太文化中的上帝改换成为“万物间关系的和谐”。后来,许多犹太学者,特别是自然科学家,不再相信宗教中的上帝。他们视科学规律、视被研究的事物间关系的和谐为上帝。这种信念,既激发了他们探求科学与知识的热情与虔诚,也锻造了他们简洁完善地描述出规律与发现的能力。
5,从古代时起,犹太人便有两种母语。这培养了他们学习外语的能力,又使他们自然发展出很强的综合能力。其次,《圣经·预言书》对人生作了高度概括的论述。受其影响,犹太民族有高度概括与抽象能力。思想清晰简练(同上,P35)。许多犹太人一旦掌握了西方科学、学术知识与方法后,就能站在更高的高度。
6,犹太人经济方面很成功。一般情况下,极少有贫穷的犹太人。一般犹太家庭达到小康小富水平,而少数犹太人更是全国有名的大富翁。犹太人出得起钱送孩子上学。因此,犹太孩子知识水平较高。
7,有不少犹太人对书有特别兴趣。他们视书如命,每天必读书,以增长知识。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