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书治要,是李世民亲自组织编写的圣贤智慧。
……诸葛长青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民族。
中华民族,有许多智慧宝典。
诸葛长青认为,学习圣贤智慧,可以让自己人生实现飞跃。譬如:儒家孔子《论语》,道家老子《道德经》,墨家墨子的《墨子》,法家管仲的《管子》,兵家孙武的《孙子》,纵横家鬼谷子的《鬼谷子》等,可以提升人生境界。
在浩如烟海的智慧宝典中,有一部荟萃古今智慧的《群书治要》,这是唐朝皇帝李世民亲自下令编写的,值得学习实践。
诸葛长青认为,阅读学习《群书治要》,可以让自己智慧飞跃。
《群书治要》(以下简称《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
唐朝初年,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
《群书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
《群书治要》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曰“博而要”。魏征等人博采经、史、子典籍六十五种,又以“务乎政术”、“本乎治要”为原则,删其繁芜,择其精粹,浓缩成五十卷的珍本。魏征乃经国之大器,兼具高尚之道德与卓越的史识,这更使得《群书治要》成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
然而这本史诗巨著却因雕版印刷术尚未发明而未普及,加之唐末战乱致使此书失传,幸得由日本遣唐使抄录带去日本,经过多代人共同努力,终于使这本书重见天日。
这本书有许多智慧,譬如:
舜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故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 (卷四十四 潜夫论)
诸葛长青认为这段话基本意思是:
舜说:“如果我有过失,你们要帮助我及时改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去议论我。”所以治理国家的方法,要鼓励人们进谏多提建议,要鼓励人们敢于讲实话多进言,这样,君主就能明察真伪而通晓治乱的真实情况了。
诸葛长青建议大家抽时间看一遍《群书治要》,体会中华圣贤智慧。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