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艺术研究:北京金水桥
金水桥,东方智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深入研究、弘扬光大。
----诸葛长青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佛家、儒家、道家等神秘莫测,字如珍珠,法如天机。
每每感悟总是觉得不可思议。
诸葛长青认为,中国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海,每一滴水都包含着智慧的光辉。
譬如建筑艺术,每一座建筑就好像神秘的宫殿,有无数的内涵。
北京故宫闻名世界,建筑很多,更有无数的内涵。
仅仅一个金水桥,就有无限的内涵。
我们从百度提供的资料里,可以体会到这些。
金水桥分外金水桥和内金水桥。外金水桥。在天安门、太庙、中山公园前。共7座,三孔拱券式,南临天安门广场,北倚天安门城楼。
桥栏雕琢精美,形似条条玉带,与古朴的华表和雄伟的石狮构成天安门前巍峨壮丽的景色。
内金水桥,在太和门前广场。共5座,单孔拱券式。造型秀美,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相映衬,引人入胜。
天安门前面的那条河叫外金水河,在午门内太和门前的弓型人工河道,叫内金水河,跨越河上的五座并列的石桥,是内金水桥。内金水河河水从紫禁城西北角护城河引进紫禁城内,曲曲弯弯地流向南,再向东,又再向南,时隐时现,或宽或窄,与紫禁城东南角外的护城河相通,全长达两千多米。
历史典故
最华丽的河段在太和门前,既开阔又规整,装饰也颇为华丽。河底与河帮均用白石砌成,两面河沿设有汉白玉石的望柱和栏板。
诸葛长青:金水桥和伟大的故宫融为一体,展现了帝王风范和中国文化魅力。
只有皇帝才能通过的主桥:五座内金水桥之中,居中的桥最长最宽,为主桥,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四座为宾桥,供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
天安门前面的金水桥是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所建。假如有人细心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七座桥上的玉石栏杆全都不尽相同。
诸葛长青,这五座桥是有特殊文化含义的:
1、中间的桥是:“御路桥”,只限皇帝天子行走。蟠龙雕花柱,桥面最宽,当皇权统治中国时期,此桥称为“御路桥”,只限皇帝天子行走。
2、“御路桥”两旁的叫“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
3、“王公桥”左右的叫“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
其他:至于在太庙(现称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门前的称为“众生桥”,则准许四品以下的官员行走。
历史沿革
金水桥分为内外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横亘在天安门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金水桥的蓝本,出自元皇城的周桥。而周桥的设计师和主持建造者,是一位普通石匠—元代河北曲阳的杨琼。曲阳盛产玉石,石雕技艺唐宋以来已名闻于世。杨琼出身于石工世家,他的石雕“每出自新意,天巧层出,人莫能及焉”。公元1276年,修建元皇城崇天门前的周桥,很多人画了图送上去,都未选中。
而杨琼的设计方案,使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满意,下令督建。
诸葛长青:金水桥的设计,起源于元朝忽必烈。
《故宫》中记有:这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百石龙,擎戴水中;甚壮”,为皇城增色不少,因而明皇城的建造者,把它照样搬来,用以营造金水桥了。
桥体结构
外金水桥共计七座。中间五座造型别致、雕刻精美的石桥分别与天安门城楼的五个门洞相对应。桥南(包括桥)距城门洞62米,桥与桥之间距离5米。桥稍有坡度,中间出现拱面,而且桥身中间窄,两端宽,呈“][”型。这种变化多姿、起伏曲折的线条,似“蹑玉桥之长虹”,更增添了天安门的华丽。七座桥在建制使用对象上各有不同。正中的一座最为宽扩宏大,长23.15米,宽8.55米,为皇帝一人专用,称为“御路桥”;御路桥左右的桥宽5.78米,叫“王公桥”,是宗室亲王们通行的;王公桥外侧的桥较窄,宽4.55米,叫“品级桥”,是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们走的;在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中山公园)门前的两座桥比品级桥还窄,叫“公生桥”,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夫役来往使用的。现在人们看到的这两座桥已不是昔日的“公生桥”,曾于解放后扩建,桥身加宽为11.8米。桥的建筑装饰也不一样。御路桥的白石栏杆柱头上雕刻的是蟠龙望柱,下衬云板,其余四座的白石栏杆上皆雕成荷花栏柱。从桥的使用对象、建制和装饰,可看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多么森严。
金水桥分外金水桥和内金水桥,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华。
1、外金水桥,在天安门、太庙、中山公园前。共7座,三孔拱券式。南临天安门广场,北倚天安门城楼。桥栏雕琢精美,形似条条玉带,与古朴的华表和雄伟的石狮构成天安门前巍峨壮丽的景色。
2、内金水桥,在太和门前广场,共5座,单孔拱券式。造型秀美,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相映衬,引人入胜。
午门之内,太和门前是青砖墁地的一个大广场。广场南部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着一条如弓形的金水河。
河上并排横跨五座单孔石桥。这就是所谓的“内金水桥”。
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这五桥随着弯曲如弓的金水河河道也成弧形排列。桥的规格制式和外金水桥相同。
正中的一座是御路桥。桥长23.15米,宽6米。汉白玉望柱上雕刻蟠龙祥云。此桥供皇帝专用。御路桥东西两侧为王公桥,长21米,宽5.4米,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再两侧为品级桥,长19.5米,宽4.8米,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整个功能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是一样的。
金水河由广场西边的熙和门底下穿过进入广场,从东边的协和门底下穿出。进口处和出口处都有一个单拱的桥洞。上面也有桥面,可以通行,但只有挨着广场的一侧有护栏和望柱。相当于半座桥梁。结构独特而巧妙,和殿门及南北通道十分协调,和整个广场构成一个和谐、美观的整体。无论从那个角度或远近观望,视觉效果极佳。这设计上的匠心独具,令人叹服。
参考资料:1、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21525.htm
2、北京广播网。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
祝福天下有缘者有求必应、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学者,智囊顾问,博士。立志“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邮箱:zhuge80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