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招聘:职业是可以这样选择的
大学生就业难不难?孩子学钢琴好不好?人生原来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你必须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找准你的脉搏,你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发展。这篇文章,或许会让你豁然开朗。
----- 诸葛长青
找工作,盲目而无助,家长想让孩子再挤一次“独木桥”,找一份公务员类的稳定工作,但挤不过桥的人该怎么办?工作了,十几年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毫无乐趣让人郁闷……是什么,让我们为工作而忧心忡忡;是什么,使我们找不到了职业中的乐趣?
“其实,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表现。遗憾的是,太多的人往往无法聆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而容易被眼前或表面的利益所迷惑。”豁然开朗中,我们认识了大川老师。
大川老师,本名张玉川,青州人,高级职业生涯规划师、亲子心灵辅导专家,大概念英语学习特训创始人。专业从事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研究、职业规划、学习策略和家庭教育培训。2008年4月27日,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国)培训中心授予他“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在潍坊他是第一人。
聊天竟成了职业
认识大川老师之前,城区的阿美是经常郁闷的一个人。她在一家在别人眼里非常难得的单位工作,但就是找不到乐趣。十几年了,重复着单调的日常事务处理。她本来是一个喜欢和人聊天、爱帮助别人的人,可在单位却不能太实在,于是总觉得不顺心。
通过为女儿咨询学习,阿美结识了大川老师。这次认识,完全改变了阿美。当时,阿美的苦闷是,想让女儿多学习点儿才艺,音乐、舞蹈、书法,技不压身嘛!可女儿逐渐表现出了极度的反抗。苦闷说完了,大川老师向阿美说出了令她吃惊的结论:女儿的反抗情绪,导火索是阿美自己。
原来,在人的职业选择中,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是一个重要前提。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因为人的职业兴趣往往是隐藏在其它兴趣之中的。按照美国职业规划大师霍兰德的职业六边形理论,社会上存在的职业以及人的职业兴趣可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这六种类型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我们个人内在特质的焕发。每个行业中做得最好的、最有成就感的那一群人,他们的职业兴趣类型和所从事的职业类型肯定是匹配的,这就是“人职匹配”理论。以此认识自己,做出选择并合适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是非常明智的。
比如,企业型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掌控,敢于冒险,勇于承担责任,那么,成为一个企业家,成为一个社会财富的管理者,往往会让他们收获足够的快乐和成就感。而阿美这样的人不同,她善于与人沟通,在帮助别人中,她才感觉自豪和快乐。所以,沉浸在日常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对于阿美来说,既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最终,大川老师为阿美道出了玄机。原来,是阿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不接纳的心结,让她一再要求孩子学那么多,却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最需要发展的兴趣和能力所在,这导致了孩子的反抗。
结果,事情真地变化了。阿美离开了自己的单位,开始专门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在帮助一个个家庭成功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后,她找到了无穷的乐趣。经过几年的学习、感悟和奋斗,现在,阿美已然成为孩子和家长们心目中的“健美心灵妈妈”。
五个“What”
媛媛从上高中时就做着盲目的选择。为了考本科,父母让她学了当时很火爆的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这方面的工作难找。辗转一番,她在北京找到了一份秘书的工作,一年多下来,得心应手不说,也很有成就感。但父母强行把她从北京叫了回来。为了与父母较劲,媛媛要求父母的条件是,一定要为自己找一份在电视台做播音主持的工作。结果,回到潍坊,整整等待了一年半,她仍没有如愿。
后来,媛媛向大川老师咨询。大川老师让她现场读了一篇文稿,发现媛媛的职业兴趣不在这方面。相反,媛媛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言谈得体周到,属于事务型人才,艺术型特质不强,做播音主持并非适合;职业价值观与父母的要求几乎相反,她更喜欢徜徉在现代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之中,而不是沉浸小城的默默与宁静里。
一番分析后,媛媛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如今,媛媛已回到北京,继续从事她的秘书工作,安然地做着白领。她的大学专业并没有按照她的职业兴趣进行选择,仅仅是有了一个本科学历,如果学的是文秘专业,可能会锦上添花。
实际上,每个人不是只包含有一种职业倾向,而是几种职业倾向的混合,这种倾向越相似,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越少。从媛媛的例子上分析,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惯常思维做出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孩子们自己的内在需求。发现孩子的职业兴趣所在,要远比强迫他们从事某项工作更有必要。否则,十几年后,就可能出现阿美遇到的情况。
大川老师说,对于许多大学毕业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也许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大学生们也可以采用许多职业咨询机构和心理学专家进行职业咨询和职业规划时常常采用的五个“What”的归零思考的模式,来进行自我规划。回答了这五个问题,找到它们的最高共同点,你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个问题“Whatareyou?(你是谁?)”,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反思,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优点和缺点,都应该一一列出来。第二个问题“Whatyouwant?(你想干什么?)”,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的检查。第三个问题“Whatcanyoudo?(你能干什么?)”,则是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总结。第四个问题“Whatcansupportyou?(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这种环境支持包括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的。明晰了前面四个问题,就会找到对实现职业目标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列出不利条件最少的、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够做的职业目标,那么第五个问题“Whatcanyoubeintheend?(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自然就有了一个清楚明了的框架。
消除职业倦怠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丽丽在城区一家印刷厂工作,非常稳定,就是打字、排版。但十几年下来,丽丽开始极度苦闷,整天想着改行。
有一天,她得到一个到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于是很高兴地去了。但一个月后,她又不得不自己辞职了。因为,在新的单位里,自己的任何发挥都是不可能,单位里所有的表格都是规定下来的统一制式,她本来想略微改动,做得漂亮点,结果让领导训了一顿,新的工作让她更是找不到一点乐趣。
大川老师得知她的苦闷后,首先鼓励她把自己了解清楚,要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川老师让她找出从小到现在最有成就感的十件事情,又让她给自己写了一个“墓志铭”,又问她自己最需要什么……一系列问答和分析之后,丽丽逐渐意识到,大川老师是在让她叩问自己的心灵,“与自己对话”。很多人在繁忙而单调的日常事务中,几乎忘记了该时常了解一下自己的。
结果很快出来了。大川老师说,丽丽是一个艺术特质很强的人,不适合常规的事务性工作。但是,鉴于丽丽的现实情况,并不能轻易扔掉现在的这份工作。大川老师建议她,在每天的打字和排版过程中,去进行艺术性的深入挖掘。丽丽开始查阅大量的排版艺术书籍,不断学习,此后,她把自己的思想和艺术加入到工作中,客户们逐渐对她的排版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很快,丽丽不但不再苦闷,相反,在自己的工作中,契合着自己的职业兴趣,找到了乐趣所在。
职业生涯规划并非简单的选择工作,它还包含了机会评估、生涯目标设定、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生涯路线选择、改善职业倦怠等一系列方面。
比如,在确定职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还是转向行政管理路线……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力争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并最终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高中毕业生的大学专业和学校选择也应该基于他们自己的内在特质,使他们现在的学习、未来的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他的职业生涯路线和职业理想的方向前进,为未来有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那时,我们的人才招聘会上,将不再是一张张企盼却又迷茫的脸。愿所有的人,都不再为自己的职业而烦忧。本报记者臧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