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升空 中国伟大 民族自豪
据悉,卫星发射基地的工作人员今天将对火箭再次进行“全身体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于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首选的发射时间是25日晚上9时10分左右。 伟哉中国!伟哉中华民族!预祝成功!
---- 诸葛长青(海涛)
来自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专家李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神七”的一些细节。记者了解到,“神七”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届时,行走的航天员系上一种特殊的绳子,自己爬回飞行舱。
航天员将放飞小卫星
根据计划,“神七”挑选出3名航天员,他们将第一次进行出舱活动,包括太空行走。李剑说,出舱行走的技术难度很大。航天员要脱离母航天器到太空中活动近1个小时,进行科学观察研究、修理飞船及空间站的表面,在太空行走,并放飞飞船携带的一颗小卫星。航天员届时还将戴上手表,将地球的时间概念带往太空,再返回地球。对此,李剑笑称是验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地面需测控航天服
李剑透露说,出去行走的航天员届时将用绳子绑住自己,回来时需要靠双手作用爬回来。航天员在太空行走的过程中速度和飞船是一致的,也是每秒七八公里。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很危险,出舱的过程,要保证整个通讯的畅通,这也是测控难度大大高于神六的原因。他说,舱外航天服的构造很复杂,基本相当于一个飞行器,不仅能抗辐射,抗高温低温,还要保持一个密闭的微循环。地面测控不仅要控制飞船,也要能测控航天服,相当于同时测控两个航天器,地面指挥中心要随时知道航天员的身体情况和环境参数,对航天服发出指令。
配备世界最大降落伞
首先要考虑航天员的安全,不仅飞船的返回舱可以在海上漂浮24小时,同时还配备了200平方米的降落伞,伞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如果降落伞出现打不开的情况,那下降的速度将是每秒100米,我们还有备用的降落伞,能够把这个速度缓冲到每秒3到4米,这就比较安全了。同时,如果航天员不能准点降落到着陆场上,我们还有备着陆场。”《北京晨报》《京华时报》神七较神六有五大改进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环境学院焦维新教授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神六”相比,“神七”的所有重点都放在实现首次太空行走。所以,和“神六”相比,“神七”有五大不同。据《北京科技报》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环境学院焦维新教授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神六”相比,“神七”的所有重点都放在实现首次太空行走。所以,和“神六”相比,“神七”有五大不同。据《北京科技报》
1 舱外航天服重几百斤飞船载荷增加
神七”飞船的有效载荷将会有所增加。3名航天员,还要携带舱外航天服和7天太空生活所需的物品,所以上去要带300公斤的东西,回来带100公斤,光舱外航天服的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
外观也有所不同。“神七”有3名航天员,在天上待7天,飞船容量肯定将有所增加,要求现有的运载火箭的推力满足“神七”要求。
2 轨道舱添一个“夹层”为航天员减压
轨道舱须设计一个“夹层 ”——“气闸舱”。航天员出舱前要“减压”,从太空返回要“升压”,原理类似潜水员进出深海中的潜艇。因此,航天器上须有一个设施具有“卸压”功能和恢复功能。气闸舱由两道门组成: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把第一道门关上,后把第二道门打开,保证原来的舱里的氧气和压力。而回来的时候也一样,航天员必须分别经过这两道门。
3 神七轨道舱将不会在轨“驻守”
“神七”完成任务后,轨道舱将不会在轨“驻守”,而是和推进舱一样,在与返回舱分离的一刻坠入大气层。此前,无论是“神六”还是“神五”,在航天员随返回舱回归之后,被分离的轨道舱仍会在轨运行半年左右,期间将进行一些科学实验。“神七”轨道舱之所以不再留在轨道,是因为研究人员将把“神七”的试验方向集中在保障航天员顺利出舱活动方面。
4 航天服要适应太空行走要求
3名航天员一个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的目的,是为了维修、装卸、更换和回收航天器及航天器的外部设备。舱外航天服必须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
航天服后背有一个背袋,里面除了氧气瓶、一些工具外,还会有一个燃料助推器,使航天员控制行走方向。航天服上还有一个称作脐带的特制绳子,专门将航天员与轨道舱接在一起。
5 航天员驾神七就像开战斗机
“神七”将安排航天员“像驾驶战斗机一样驾驶飞船”,这对于飞行员出身的中国航天员来说,简直是驾轻就熟的事情。马涛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