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神七航天员公寓:航天城内问天阁
航天员,承担着民族的希望,国家对他们进行了封闭式保护.......
----- 诸葛长青(海涛)
8月22日上午10点50分,飞机驶进鼎新机场上空准备着陆,穿过厚厚的云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无边的沙漠。记者透过玻璃窗努力搜寻着中国酒泉发射中心的影子,但除了小小的机场,什么也没看到。
走出机场,乘上班车,一问才知道,发射中心离机场还有73公里、约一个小时的车程。
一条“航天路”通向天尽头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眼前的一切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人们对这个地方的形容是如此贴切。一条笔直的公路延伸向远方的天地之间,如同一条细线将无边的戈壁滩分成两部分。一簇簇的骆驼刺零星地点缀在戈壁滩上,由于刚下了一场小雨,骆驼刺使劲地向周围伸展着,而遇到干旱时,它就缩成小小的一团。除了骆驼刺,这里就很难再看到别的生物了,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落寞感,只有看到路标时才安心些。“航天路”,一条通往载人航天发射中心的成功之路。
在公路不远处,还有一条铁路平行着与它同样伸向发射中心。车上的发射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条铁路为发射中心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发射中心一样,它也有50年的历史了,而在当时,它则是通往发射中心的唯一一条陆上运输通道。
当年航天城起名叫“东风”
“东风航天城”,车行驶了几十公里,记者终于看到了一个指示标志,心里又踏实了许多。“东风航天城”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别称,据工作人员介绍,这还有个典故呢。其实发射中心这个地方常年鲜见东风,更多的则是西北风、北风,而开始兴建时正处于“东风压倒西风”的时代,而且“东风”的寓意也很好,所以发射中心决定起名为“东风航天城”。
过了检查站,远方的戈壁滩上就开始能模糊地看到一些凸起的建筑物了。“看见发射塔了吗?就是那边两个立着的架子,那里凝聚着我们航天人的骄傲。”工作人员指着远方自豪地向我们介绍。
继续前行,看到“航天城欢迎你”的标志后,班车一头钻进了浓浓的绿色,心头突然有了一种摆脱荒凉的感觉,至此,我们终于进入了这个神秘而又让人敬仰的地方——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进入航天城,我首先去观看的地方就是“问天阁”,这里是专门为航天员设计的供航天员食宿和活动的地方。
“问天阁”位于绿树成阴的“圆梦园”小区内,天空般的浅蓝色、流线型的建筑风格使得“问天阁”既雅致又有飞天的气韵。
据了解,当年航天员公寓通过“征名”,寓意航天人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理想追求的“问天阁”脱颖而出,该名源自我国著名诗人屈原的《离骚·天问》及苏轼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问天阁”所在的小区也随后被命名为“圆梦园”,也是为了寄予航天员实现飞天的美梦吧。在这里,航天员要进行在飞船发射前最后的训练以及医监医保、隔离检疫、登舱准备等活动。
走到高耸的神七发射塔架面前,我难抑内心的激动。这个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大家伙,经历了十年的风风雨雨显得更加稳固。从神一到神六,再到即将发射的神七,它的功绩值得世人铭记、敬仰。
发射塔高达百余米,全部为钢架结构,担负着船箭组合体、燃料加注、航天员进舱、点火发射等重要的任务。一条堪称我国最宽的(20米)铁路一头连着发射塔,另一端则连接着技术区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将技术区和发射区连为一体,而整条铁路的钢轨都是无缝的。
在这里,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这种先进的“三垂一远”测试发射模式得到了一次次成功的验证。发射成功率也始终居于世界前列。
(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中国梦】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